
从山上下来,我俩沿着寺院南侧行走。在路过“莲池会”时,看到好多信众在露天平台上做功课,静坐参禅,修身悟道,有些看上去像住寺的居士。



当回返至一塘池水边时,发现那里辟有一条二十四孝壁雕长廊。以雕刻艺术的手法,宣传和弘扬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可谓善莫大焉。



若说寺院中景致最精彩的部分,那就非“缘忠园”莫属了。
步入其内,犹如到了苏州古典园林,小桥流水,假山池塘,亭台楼阁,曲桥回廊,草木兴盛,鸟语花香,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我徜徉于园内,感到那里十分宁静,全无苏州古典园林中人头攒动,喧闹嘈杂之情形。以至于到访之人,绝不会大声喧哗,把步子也放得轻轻缓缓的,恐怕破坏了此间的氛围。



这是一个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地方。走走停停,看看拍拍,时光在一点一点的流逝,心情在逐渐逐渐地宁静。说实话,在这种环境下,诵经念佛,修身净心,真的是僧人和信众之幸事也。



我看到园内有几处标有名号的院落,如“一舍院”、“二舍院”等,里面应该是禅寺僧人或住寺禅修居士居住的地方吧?园之东侧,还有一大片菜地,看来长势不错,这应该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蔬菜吧。



阳光静静地照在缘忠园内,将建筑物分割成明暗两个反差明显的区间,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尤其是圆洞门和漏窗里射进来的光线,营造出的绝美佳境,随着时间慢慢地移动。以及阳光将建筑物投影在池塘中的倒影,形成了天空之镜的美景,这一切,都让我感到特别的醉心,久久凝视,欲罢不能。



我忽然想到了“桑榆非晚,柠月如风,乐以忘忧,臻于至善”之句,此刻是十分应景和契合内心的。



在走廊内墙的一侧,还嵌着若干块诗画印碑刻,其中有一块是半邨撰、老可书的《重建兰风古寺赞》。因是隶书,易于认读,不妨抄录于下:
“塔院古兰风,高僧仁术工。一方蒙福佑,异代仰遗踪。万法归一法,真空非顽空。由来佛菩萨,都在世缘中。烟雨南朝寺,伽蓝记慨同。香火与兵火,人天兴替重。法航来卓锡,涌出梵王宫。遂令鹿山下,重闻晋福钟。”



还有一块是苏州西园戒幢寺释大融的篆刻印章《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有四十余方之多,看来也是花费了一番大工夫的。



听闻寺内的“鹿山书院”,曾接受过一批各方人士捐赠的书画作品,无疑提高了寺院的文化含量和品位。



除此之外,兰风寺既为佛教禅宗丛林,宣扬佛法,普渡众生为其正道。故还定期为信众举办“方便禅七”,即通过禅修及其他各项活动的实践,树立修行的正知正见,激发内在的觉性,滋润培育心灵的平和与宁静、放下与感恩、喜悦与自在、慈悲与智慧。



如是看来,真是功德无量啊!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4年2月2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