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2024-02-23 13:14:36)
标签:

原创见闻

寒山岭

支硎山

中峰岭

支遁高僧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山行》脍炙人口,流传了一千一百多年。

    诗人笔下的“寒山”,是深秋天山峦寒冷萧瑟的一种意象,而并非具象的山名。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而苏州城西有一座叫做“寒山”的山岭,因明代高士赵宧光在此筑“寒山别业”,又因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次在此驻跸而闻名。虽然彼时的景物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但岭上和岭下,至今依然留有旧时的遗迹,可供今人在此怀古思幽,对话前人的。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上两篇博文,我分别介绍了寒山岭南坡的“法螺寺”,以及散落于寒山岭间的“摩崖石刻”。我们可以依稀看到“寒山别业”旧时的遗址,以及亲眼目睹赵光、乾隆帝,以及申时行、王穉登等人的诗文题刻。从中看出,明、清两代时的寒山岭,就是文人墨客,帝王雅士的文艺沙龙,虽然盛景不再,但仍掩饰不住当时的风光。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今天我要记述的是,从寒山岭南坡,即法螺寺西侧上山,徒步走到北端谢宴岭的经过。虽说只有约五公里的路程,但毕竟是山路,有的地方是乱石穿空,有的地方是巉岩列阵,高低起伏,坎坷崎岖,也是要耗费一定的体力的。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这段山路,自南面的寒山岭,至北面的谢宴岭,皆为花岗岩石质。之间要经过支硎山(观音山)、大禹山两个山头,直至与高景山相接的谢宴岭。总的海拔不高,寒山岭99米,支硎山钟峰岭147米,大禹山115米,而谢宴岭看上去只有四五十米高的样子。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这是我和好友以前未曾走过的山路,也是一条蕴含着历史人文故事的野径,充满着好奇和刺激。

    寒山岭,尽管我俩去过几次,但均是去看法螺寺和山下的摩崖石刻的。20121114日那天,我俩从岭下寻找摩崖石刻,在山腰和接近山顶的地方又找到了几方。而后,干脆一路向北,开启了寒山岭至谢宴岭一线的徒步活动,具有一种陌生的神秘感。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在山下仰看寒山岭的地形,山道盘纡,岩石袒露,我似乎领略到了杜牧诗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意境。

    关于这座明代高士赵光为父卜藏,隐居于此,结庐“寒山别业”,以及清乾隆帝六下江南,六次驻跸,将其作为行宫的山岭,我在上两篇博文中已有介绍,在此不复赘述。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由于篇幅较长,拟分上下两篇编发。本篇主要记述的是从寒山岭至支硎山钟峰岭的过程。

    支硎山,也称“观音山”,曾称“报恩山”。其名与晋代高僧支遁的传说有关。根据史书记载: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吴地记》:“支硎山,在吴县西十五里。晋支遁,字道林,尝隐于此山,后得道,乘白马升云而去。山中有寺,号曰报恩,梁武帝置。”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洪武《苏州府志》:“支硎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所谓南峰、东峰,盖山之支陇,又有中峰、北峰,皆一山也。晋沙门支遁道林尝愒息于此”;“或云平石为硎,山有平石,故因支遁以支硎为号。”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在我俩即将到达支硎山中峰岭时,看见道旁有一块界碑。右侧有一家三口从小道上来。询问之,答曰:中峰寺。哦,原来这里也可到达山下的“中峰寺”。那座寺院,之前曾经去过。

    因我俩急于走完全程,当日不想节外生枝,故未下山探寻,待日后再补。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原创】城西揽胜(62)《寒山岭之谢宴岭》上

(未完待续)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42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