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村,位于苏州西部,归属木渎镇管辖。平时去藏书镇的五峰山时,一般都要经由村前的穹灵路或193村道,有时则干脆从村子里穿插而去。



这多年来,和好友去过好多次五峰村,大多是路过。但有句俗语叫做“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那么,藏在村里的“五峰城墙展示厅”便是不能错过的。



木渎古镇与苏州古城同龄,具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其原来的古城址,位于苏州市西南部的山间盆地内,包括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胥口镇和穹窿山风景区三个乡镇的部分地区,四周环绕一圈山脉,通过四个山口与外相通,西南通过胥口与太湖连通。



自2009年秋季至2011年春季,联合考古队在苏州西部山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并取得重要收获。发现了若干处重要的遗存,基本确定了古城址的年代和范围,对城址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2010年,苏州木渎春秋城址被选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根据介绍,苏州木渎古城址呈不规则形状,城墙大致沿盆地边缘而建。如我俩在五峰村内,除了看到在简易房里被保护起来的古城墙外,在田间地头,也能看到若干段隆起的,长条形的土墙,上面长满了树木。听当地的村民说,这也是古代城墙的遗址。



当我走进“五峰城墙保护展示厅”,看到厅内除了古城墙残垣外,四周还配置了不少“木渎古城址”考古发掘过程,以及遗存发现、最终成果的图文介绍,让人对木渎整个古城址分布范围,及其考古新发现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从木渎古城址的分布情况来看,五峰村一带的古城墙属于北城墙,残长1150米。城墙横截面呈梯形,上宽12.9米—15.35米,底宽22.3米—22.35米,现存最高处3.2米,堆筑而成。外侧城壕与城墙的走向一致,宽约15米左右,总长约1050米。另发现一处水门遗存,豁口处水道宽约13米。
在厅内,我的直觉就是,目前的保护设施太过简陋了。那些残存的古城墙,是否能用有机玻璃罩起来?避免有些不自觉的观众,随意走到城墙上践踏。时间长了,就会越来越矮,直至消失殆尽。



苏州,毕竟是一座两千五百年的古城。在保护古代遗存的问题上,还是要有明确的法规,有力的措施,有效的办法,毕竟它们是不可再生的物体,一旦没了,也就永远没了。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4年1月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