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七年前的“五·一”前夕,我曾随金鸡湖美术馆组织的“走近艺术家”活动,在定慧寺巷“吴作人美术馆”内,近距离地接触了苏州著名画家黄钟。
在他的工作室里,我面聆了他关于绘画方面的有关见解和阐述,还看到了他在太行山地区写生时的几册速写本。
当时的情景,后被我编发到了我的新浪博客中,时间为2013年5月10日,标题为“艺廊漫步(25)《走近艺术家:黄钟》”。
我的开篇如是写道:
“名山大川遍行踪,
风壑云泉存于胸。
黄钟不弃音洪亮,
挥毫泼墨自从容。”
而当我最近在苏州三元美术馆,看到了黄钟先生庚子年亲赴太行山写生的新作时,心里更是多了一种这样的感觉。
本次展览,于2020年12月19日下午拉开帷幕,主题为“欲与青山共语——黄钟太行写生作品展”。共展出黄钟先生2020年写生、创作的水墨山水画作品四十余件,展示了他十几天来写生的丰硕成果。

据我所知,自2000年以来,黄钟先生曾先后十二次奔赴太行山,行走于古老淳朴的山村,饱览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当地人的质朴敦厚。使他的笔下,不仅是太行风光纯粹物的描写,还是对居住在那里的人的颂扬。
我漫步在明敞的展厅里,浏览于素朴的画面上,仿佛自己已然处身于太行山之中。那目光独到的视角,富有变化的构图,浓淡相宜的笔墨,气韵横生的景物,融入了他对太行山的痴迷和喜爱,尽情地宣泄了内心炽热的情感。让每一个观展的人,心头便也涌起一份感动。

面对着这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画作,我忽然若有所思起来。黄钟先生作为一名山水画家,不囿于画室作画,而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纵情并寄情于山水之间,获取创作的源泉,触发创作的灵感,真正做到了与青山共语,和云水同伴。故他的画作,师法自然,艺术的再现自然之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或许,这才是一个画家,乃至所有艺术家应持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创作理念吧?
P1
左图:《石板岩镇附近郭家庄》;右图:《皇后村头所见》
P2
《冰冰背上所见》
P3
《车佛沟》
P4
《车佛沟村后》
P5
《大垴村途中》
P6
《东垴村头》
P7
《东垴坪村》
P8
《东垴坪村头所见》
P9
《高家台》
P10
《槐树凹》
P11
《穽底附近》
P12
《龙脖子村口》
P13
《楼台断岩上》
P14
《马家岩》
P15
《南湾》
P16
《三亩地附近》
P17
《石柱村》
P18
《石柱村所见》
P19
《时有白云邀独行》
P20
《四面云山谁作主》
P21
《松门石路静无闾》
P22
《太行深处三亩地》
P23
《西凹村头所见》
P24
《西乡坪》
P25
《溪山幽居》
P26 槐树凹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20年12月2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