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参观了“桃坞镌印——2020全国版画(木版)学术邀请展”。这个展览,是先在张家港美术馆展出了两个多月后,移师到苏州金鸡湖畔的这个美术馆举办的,展期为2020年的12月3日至2021年2月28日。
展览大厅
说实话,看这个展览,有一种亲切感。苏州是木刻年画的故乡,著名的桃花坞早已名闻天下。本次的展览主标题冠以“桃坞”,可谓是恰到好处。因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江苏水印版画发展综述》
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展览序言
对于我国近代的版画创作和艺术人才,我粗略地知道,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经繁荣,人才济济。由鲁迅先生编选的《木刻纪程》,于1934年8月付印,共收录了八位青年木刻工作者的二十四幅作品。
后来于1936年-1940年间,相继到达延安的十几位木刻家中,就有这八人中的陈铁耕、刘岘两位。他们以鲁艺美术系为活动阵地,继而培养出了古元、彦涵、焦心河、罗工柳、邹雅、夏风、王流秋、苏光等一批青年木刻家。由此而共同构成的延安木刻创作的“延安学派”,创作出了一大批宣传抗战和军民团结的,体现那个时代特点和精神的作品,为抗战的胜利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江苏香港版画联展江苏作品
江苏版画部分书刊
而进入现代,苏州这个版画之乡,我所知道的劳思、潘裕钰、杨明义、沈民义、顾志军等,都是当今版画这个艺术家群体的杰出代表。在美术馆大厅的前排位置,有一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鲁迅版画奖》的获奖证书和作品的展板,九位获奖者中间就有他们五位。另有四位则分别为周伟明、凌君武、王勉和张天星。
“鲁迅版画奖”等奖牌
相关的版画奖奖牌
据我了解,“桃坞镌印”是立足苏州、面向全国的系列版画展,与2018年第一届汇集各个版种的版画邀请展不同。本次展览的特点与亮点之一便是聚焦“木刻”版种,通过国内三十位版画家的一百件代表性作品,将艺术家对文化观念的深度思考、对艺术风格的独特诠释呈现出来,全面解析木刻版画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魅力。
古元先生题写的《苏州版画展》
走进展厅,由古元先生题写的《苏州版画展》和《苏州版画廊》赫然墙上,看来这位老版画家对苏州的版画也是关怀备至。
在展厅内,我除了观赏版画作品,还注意到苏州版画界自1982年至2012年,一共举办过十一届“姑苏之秋”版画展,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近七、八年来日渐式微,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古元先生和李桦先生题写的《苏州版画廊》
记得前几年,我曾随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前往桃花坞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走访过苏州现代版画家顾志军的工作室。在那里,亲眼目睹了他主持的工作室目前的制作和销售情况,为他至今仍坚守着版画这个阵地的执着精神所感动。作为一个传承苏州传统木刻版画的工作室,并不像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那样,能靠国家行政事业经费把它养下来,保留下去,而是完全自负盈亏,生存和发展必然是压力山大的。尽管如此,在坚持和放弃之间,顾志军还是选择了前者。
展厅
版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它从本质上虽说是一种画,但就创作过程和表现形式而言,又不是一种普通的画。它没有通过在宣纸上直接挥洒或勾勒,而是借助木板雕刻,图案以反向形式呈现,制成模板后,先用所需颜料涂抹,再用宣纸敷于其上,反复摩挲而成。单色的还稍好些,若遇到套色,尤其是多种套色的画,则需制作相应的模板,耗材费力,耗工费时,不仅制作技艺高,而且制作成本大。故现今的画家,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大多不愿专业尝试版画创作了,造成了业界青黄不接的现象。
1982年的“姑苏之秋”版画展介绍
2012年的“姑苏之秋”版画展介绍
通过这个展览,我一方面了解到了更多版画艺术家,观赏到了更多丰富多彩的作品,另一方面,从以往曾经的辉煌中,更多地担心起版画这个传统行当今后的延续。还是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接过这个班,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有如今这样好看的展览可看。
听说,展览期间,相关的艺术家们要举行多次研讨会。除了学术方面的,不知是否还有版画界现状,以及今后发展方向的?
P1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鲁迅版画奖”获得者:周伟明

周伟明:《橘子丰收》

P2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鲁迅版画奖”获得者:劳思
劳思:《爆竹迎春声声吉庆》
P3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鲁迅版画奖”获得者:潘裕钰
潘裕钰:《乡镇小景》
P4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鲁迅版画奖”获得者:沈民义
沈民义:《临河的窗》
P5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鲁迅版画奖”获得者:杨明义
杨明义:《家乡的风帆》
P6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鲁迅版画奖”获得者:王勉
王勉:《水巷腊月》
P7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鲁迅版画奖”获得者:凌君武
凌君武:《阳春做年画·丽人图之一》
P8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鲁迅版画奖”获得者:张天星
张天星:《千山万壑》
P9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鲁迅版画奖”获得者:顾志军
顾志军:《姑苏四大名园-狮子林》
P10 濮存周:《高秋天地清》

P11 濮存周:《凛凛寒冬车无辙》

P12 江淳:《晨雾》

P13 陈新建:《飘落的秋叶》

P14 方利民:《假日·湖山之十二》

P15 顾勤:《在路上》

P16
韩东:《物象本心生》

P17 韩东:《绽蕾暗香》

P18 黄丕谟:《江南金秋早市浓》

P19 黄启明:《鹏程万里之四》

P20 黄洋:《山海贲华》

P21 栾剑:《运河悠悠》

P22 康剑飞:《不要相信历史》

P23 邝明惠:《花旦之二》

P24 李树勋:《秋水无声》

P25 李影:《苏城瑞雪》

P26 刘彤彬:《大别山组画№3》

P27 隋丞:《颠倒浮水者》

P28 吴俊发:《井冈山》

P29 万子亮:《秋声赋》

P30 王鉴非:《I See You №1》

P31 王雨中:《姑苏漫记》

P32 王雨中:《荷风舞动之三》

P33 王允:《重构·守望》

P34 邬林:《被遗忘的风景系列三》

P35 吴鸿彰:《夕阳》

P36 庾武峰:《守望》

P37 杨锋:《线偶-送神图》

P38 姚永强:《时光飞梭》

P39 翟志民:《归》

P40 张敏杰:《不明飞行物№3》

P41 张放:《山水》

P42 周兴华:《姑苏之秋》

P43 朱琴葆、张新予:《绘画手稿》

P44
苏新平:《饮马的姑娘》

写于2020年12月2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