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开木园堂,我俩继续朝村东方向走去。见有一条横道北去,就去探个究竟。这条道不长,前方高高的路基,就是近些年新修的环太湖公路。




道中有一爿“光福窑上花果蜜饯厂”,
看上去规模不大,听说职工也不多,仅十几人而已,主要经营蜜饯,桂花加工制造。我俩见厂门开着,里面场地上排着许多大缸,上面像人一样,带着一顶顶草帽。好奇地朝内张望,发现里面好像在腌制着什么东西,闻起来有一股清香。




原来这是该厂的传统产品“梅酱桂花”。大缸里腌制的是成熟的青梅,加盐和水经过数月后,形成一种梅浆。待桂花开放时,采择其花朵进行腌制,二十天后,再进行二次挑拣。然后放入糖,将其与原先做好的梅浆调和均匀,便成了具有桂花香味和梅子清香的梅酱桂花。
千万别小瞧了这种食品,它可是苏州人的最爱哦。糖年糕、汤山芋、鸡头米、糖芋艿、小圆子、冬酿酒等等的小吃里,都离不开它。




路口有一座小庙,谓之“万寿寺”。
旧为万寿庵,复建于2001年,重建于2018年。
走上环太湖公路,向右为“窑上东大桥”,通往我上篇写的铜坑村。




返回窑上村村道,继续东行,发现有一家“窑上一家“的民宿就在路边。遂近前询问是否有临时散客可用餐,答曰需预订。无奈返身出来,不一会到了官山岭的下官山。
有下官山,应有上官山吧?前者处于香窑路,通往香雪海,后者则通往真山。




窑上这个地方,三面环山,东曰铜井,南谓西碛,北为铜坑,西抵太湖。以前西边还未开通环太湖公路,而东边仅有一条山道通往镇上,故交通极为不便。
上世纪的一九九四年,窑上人自筹资金修筑了这条水泥公路,即香窑路,从一定程度上便利了村民和苗木等农林产品与外界的沟通。但从总体上来说,其村民去往镇上的交通还是不便。只是在环太湖公路,尤其是公交线路开通使用后,这种状况方有所改观。




走在香窑路上,虽不时有小车开过,但整体说来环境不错,令人赏心悦目。
在香窑路近出口处,看到有一座“窑上农家乐园”的牌楼,不远处就是“木荷林自然保护区”的大门,边上“光福省级自然保护区(官山岭)”区域范围图、“光福省级自然保护区简介”、“光福(官山岭)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保护区等警示牌赫然在目。




光福官山岭自然保护区面积近三百亩,该地有着适宜于木荷生长的小气候,于1981年8月被确定为江苏省自然保护区。
木荷的故乡应在广东、广西、福建等中亚热带地区,能落户光福官山岭,是它北上扎根的极限地带,不得不说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奇观。
据说木荷除花开漂亮,颜值很高外,还是中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且叶、根、皮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木荷含水量大,着火温度高,不易燃烧,具有很好的防火功能,所以木荷被很多人成为“消防树”。




走到香窑路的出口处,有一座“吴县市烈士陵园”。园内庄严肃穆,纪念丰碑高耸,令人肃然起敬。
是的。生活在当下的我们,应知和平年代来之不易。那些为之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官山岭上那洁白如玉的木荷,仿佛就是人们献给他们的一片片、一丛丛、一束束心花,寄托着心中哀思,永志纪念。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9年12月2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