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

(2019-02-13 11:31:57)
标签:

原创见闻

苏州光福

铜观音寺

光福寺桥

古代碑刻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铜观音寺外景


    去年九月初,与好友相约,一起去了光福的“铜观音寺”。

    光福,是妻子的老家。我本身又有好友在那,故去光福是常有的事。这些年来,去的次数已经多得记不清了。但说来有点不可思议,就在镇区下街的“铜观音寺”,之前却从未去过。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铜观音寺石牌坊正面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铜观音寺石牌坊背面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光福寺桥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款款走过光福寺桥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光福寺桥一侧 



    铜观音寺,坐落于光福山南麓。据民国期间,木渎人张郁文撰写的《光福诸山记》:光福山,在邓尉西北。一曰龟山,有光福塔及寺,梁九真太守顾氏舍宅建。山不甚高,市廛环绕之,盖山以寺得名,镇又以山得名也。”

    这座系顾野王舍宅而来的寺院,始建于梁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为吴地最古老的寺院。寺内有梁代光福塔、唐代铜观音、宋代石梁桥、元代圣旨碑、明代古樟树、清代大雄殿六朝文物,珍品荟萃,相互辉映。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山门前回望光福寺桥和石牌坊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铜观音寺入口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山门外右侧摆放着“光福寺桥”原古石梁,供人观赏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铜观音寺简介和图示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铜观音寺保护碑及残损的唐代陀罗尼经幢


    铜观音寺,原名光福讲寺,曾作为高僧讲经授道之所。唐代武则天当政时期(685-704年),改名为光福寺,进入鼎盛时期。宋代康定元年六月(1040年),有位村民在光福寺旁取土,挖得铜观音一尊,随即敬赠给光福寺。因“祷雨辄应”,由此轰动了吴郡各地,朝拜佛教徒络绎不绝,人流如海。于是,人们改称光福寺为铜观音寺。

    明万历时董份重修。清乾隆中,里人徐坚募资修塔。道光十二年,苏抚林则徐迎入城祷雨后,奏请重建。敕赐“慈云护祐”匾额。光绪间再赐“香雪慈云沛泽流慈”额。(张郁文《光福诸山记》)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铜观音寺山门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钟楼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鼓楼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贤首遗风”勒石


    在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迭中,铜观音寺几经兴废。至新中国成立后,寺内仅存唐朝方塔、宋元碑刻以及清代的大雄宝殿等古建筑,整个面貌非常破败。    

    1994年落实宗教政策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铜观音寺已先后重建并修复了观音殿、藏经楼、大雄宝殿等多处文物古迹。在住持慧通法师的努力下,又完成钟、鼓楼的修复工程。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大雄殿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铜观音殿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铜观音殿一侧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铜观音殿匾额、楹联 


    沿着邓尉山路上行,开过光福老镇区的街口,不远处就是铜观音寺了。顺着石阶下去,迎面就是一座石牌坊,前额题“铜观音寺”,两侧楹联为“禅地非常深生祖道,法门无尽大振宗风”;后额题“慈云护祐”,联曰“烟霞清静尘无迹,水月空灵性自明”。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常随佛学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寺院一隅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古樟树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前廊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送子阁

    穿过石牌坊,前方福溪河横流,将两岸辟为“上街”和“下街”。跨越其上者,“光福寺桥”也。此桥为梁式形制,亦称“天寺桥”、“香花桥”,桥长16.1米,梁长5.4米,宽3.5米,两侧桥栏为武康石质,叩之有声,咚咚然若琵琶作响,故又名“琵琶桥”。桥栏下方沿口亦为武康石,雕凿着双龙戏珠,万字纹饰,琢工精良,古朴典雅,为宋代遗存至今,不可多得之旧物。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碑廊1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
寺桥碑记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
铜观音寺全景图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
铜观音寺介绍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
赵宦光诗碑

     

    走过石桥,便来到了铜观音寺的山门前。山门上方及两侧,用青砖阳刻寺额“铜观音寺”和寺联“虎溪圣迹野王舍宅处,光天福地观音古道场”,笔力遒劲,雕刻精致。

    进入山门,钟、鼓楼分列两侧,大雄殿和铜观音殿渐次递进。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佛像1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佛像2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佛像3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佛戒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圆璧亭:元代圣旨碑


    大雄殿左,内廊两侧辟有碑廊,有珍贵古、近代石碑数块。如宋代古碑,有元绍初年尚书礼部记事碑、嘉熙二年公据纪要等;元代古碑,有皇帝圣旨文榜免役碑、大德三年(1299年)平江总督祈请观音感雨碑、至正大事记残碑等;明代古碑,有况钟祈雨碑等。但因被罩覆在玻璃框内,反光强烈,近距离观赏尚可,故大多未能拍摄。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
多心经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
江南名刹,古佛道场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
平江路总管祈请光福铜观音感雨诗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
诗碑

【原创】太湖风韵(56)光福:《铜观音寺》上
碑廊2
 

(未完待续)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91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