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第一聚,相邀品茗茶。梅香疏影里,商量北寺塔。
今天(年初五)下午,与三位好友在北寺塔塔院内喝茶聊天。茶室在“梅圃”的“飞英堂”内,一个幽静的所在。
窗外飘起了雪花,在室内喝着茶,聊着天,心里暖暖的,全然忘却了初春的寒意。园中的梅花送来缕缕幽香,让人觉得有些陶醉。

标题是“商量北寺塔”,这塔高七十六米,巍然地矗立在那里,老老远就能看见,有啥可商量的?但说来却是饶有趣味的。
北寺塔,一座始建于南朝梁时的古塔,存续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个年头了。所谓商量,该不是要对其进行修缮吧?
其中含义,别说外地人,就是当今苏州本地的年轻人,可能也未必知晓。

上些年纪的老苏州都知道,“商量北寺塔”,就是彼此有事一起商量的意思。其人数众寡不一,多至全国两会议政,少到两人窃窃私语。
“商量北寺塔”,此话起于何时,源于何处无考,据说衍生于坊间流传的一段趣闻,说来也是蛮发噱的。
北寺塔,吴语发音为“八寺塔”。有北方人问之,答曰:“不是塔”,一个学着普通话的腔调,而极不标准的苏州官话。
这一答不要紧,外地人可对你急了。苏州人也太不厚道了,明明是这么高的塔,却说不是塔,你蒙谁啊。待知道了原委后,才晓得是误会一场。

苏州话,是江南吴语区一个特殊的语种,好些词语的读音,与普通话大相径庭。特别是有些地名,如因果巷的“因”、临顿路的“临”、吴殿直巷的“吴殿直”等,其发音弄得人“十五只菜—七荤八素”,不明所以。
由在北寺塔喝茶,想到了“不是塔”,以及“商量北寺塔”,有关苏州话的一些话题,在今后的博文中还会涉及。
写于2019年2月9日
(农历己亥年正月初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