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2012-12-20 14:14:40)
标签:

原创

见闻

吴江松陵

老东门

历史街区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老东门航前街沿河民居


    今年35日和1129日,两次去了吴江松陵的历史街区-老东门

    第一次去,是在吴江公园出来后,跟着一位刚在里面锻炼完毕的松陵镇老人,穿过鲈乡南路,沿通虹路一路向东,不一会,就到达了这片已经规划拆迁改造的老街区。这片东起花园路、西至中山路、南起笠泽路、北至流虹路的东门核心老城区,主要由新盛街、盛家厍、弯塘里、新桥河路、航前街等老街旧宅组成,已是松陵镇目前唯一仅存的老街区了。行将到达前,他指着通虹路右侧的一处垃圾转运站说,他曾经长期居住在这里拆建前的房子里,前几年才搬迁出来。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从通虹路一路走去,老远就看到“老东门改造动迁现场办公室”的牌子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红桥”: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花岗岩材质。桥长:24.2米,宽2米,高3.2米

位于新盛街,我第一次去的时候还未修缮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第二次去的时候,红桥业经修缮,桥栏边挂出了宣传横幅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修缮前的推车坡道,残缺不整,现已用水泥砌平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红桥一侧,苍苔萌生,石色斑驳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红桥最令人震撼的是桥面这三条独块长石,我称其为“三生石”。

据我目测,宽约0.8米,长约8米


    第二次,则是从垂虹路的航前街进入,想进一步看看这八个多月来,这里有何明显的变化。除了航前街路面,盛家厍前的“红桥”已经整饰过,以及河边“老东门改造动迁现场办公室”业已挂牌外,其余均无大改变。居住在那里的居民仍旧沿袭着他们原来的生活方式,守望者这片从小到老或世代居住的地方。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盛家厍小巷口有些热闹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小巷中一位老人手捧生炉子的木柴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静寂的小巷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右侧一雨棚已罩住左侧屋檐,估计门对门为一家人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小巷里这家诊所标着本地的,有名有姓的招牌,应该是注册的吧


    据吴江松陵老东门历史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与设计方案介绍,2012年下半年起,用三年时间对松陵老城区进行总体改造,对有历史价值的保留,对危房动迁,愿搬迁的换迁新房,不愿拆迁的进行外墙加固等改造措施。

    老东门定位为吴江市唯一保留松陵特色历史文化氛围的街区,也是集居住、传统休闲和文化、民俗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片区。通过保护和复建历史建筑,复兴仍有生命力的历史业态更有益于体现该片区的历史文化氛围;空间的重新梳理,部分居民的迁出和新的业态的引进,将给该片区带来新的活力。展现出低层居住、文化休闲、民俗展示、旅游目的地的魅力。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泰安桥”(俗称新桥):位于新盛街,初建年代无考,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建。

花岗岩材质,长13米,宽3.35米,高6.1米,孔高4.4米,坡长5.5米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泰安桥一侧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恰有一女性老人过桥,缓步走下石阶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引桥采用五层台阶,顶部为一宽大平台,颇具气派。

桥对过正面的那座老宅,据说是一大户人家,也有些来头。本想进入探访一下,

但还是不好意思去惊扰人家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在泰安桥上眺望两岸民居

    想想也是,老东门代表着吴江的过去,手工业时代的城市风情。其将在三个方面实现规划定位:传承文脉,创建历史文化与休闲文化相呼应的风貌片区;复兴活力,重塑传统商业与生活方式相融汇的魅力街区;改善民生,打造传统民居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宜居社区。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泰安桥堍新桥河路口的一家五金杂货店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店里供应普通实用的日常生活用品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窄巷中两人正面交会,恐摩肩而过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一场春雨,使小巷老气横秋

    愚以为,城市中具有悠久历史的【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老街坊改造,最关键的是要尊重和尽可能的保持历史原貌,而不是简单的一拆了之。老东门改造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允许不愿搬迁的居民继续生活在那里,帮其进行老旧房屋的加固和改造,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其居住质量。这就避免了一些传统街区改造后的通病,只有商业氛围,没有居民居住,这样就少了人气。待众多店铺打烊后,街道就成了死寂之地。

    在这方面,吴江松陵的老东门的改造,或许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惊喜和非同寻常的感受。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有些旧宅已拆,原来的主人不知搬迁到了何方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老树与居民一样,还在静静地守望

【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还有一家有些年头的老茶楼,仍然印刻着旧日的时光,仿佛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写于201212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