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鲈乡泛舟(5)《老东门》
标签:
原创见闻吴江松陵老东门历史街区 |
分类: 心泊东吴 |

从通虹路一路走去,老远就看到“老东门改造动迁现场办公室”的牌子

“红桥”: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花岗岩材质。桥长:24.2米,宽2米,高3.2米
位于新盛街,我第一次去的时候还未修缮

第二次去的时候,红桥业经修缮,桥栏边挂出了宣传横幅

修缮前的推车坡道,残缺不整,现已用水泥砌平

红桥一侧,苍苔萌生,石色斑驳

红桥最令人震撼的是桥面这三条独块长石,我称其为“三生石”。
据我目测,宽约0.8米,长约8米

盛家厍小巷口有些热闹

小巷中一位老人手捧生炉子的木柴

静寂的小巷

右侧一雨棚已罩住左侧屋檐,估计门对门为一家人

小巷里这家诊所标着本地的,有名有姓的招牌,应该是注册的吧

“泰安桥”(俗称新桥):位于新盛街,初建年代无考,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建。
花岗岩材质,长13米,宽3.35米,高6.1米,孔高4.4米,坡长5.5米

泰安桥一侧

恰有一女性老人过桥,缓步走下石阶
桥对过正面的那座老宅,据说是一大户人家,也有些来头。本想进入探访一下,

泰安桥堍新桥河路口的一家五金杂货店

店里供应普通实用的日常生活用品

窄巷中两人正面交会,恐摩肩而过

一场春雨,使小巷老气横秋
老街坊改造,最关键的是要尊重和尽可能的保持历史原貌,而不是简单的一拆了之。老东门改造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允许不愿搬迁的居民继续生活在那里,帮其进行老旧房屋的加固和改造,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其居住质量。这就避免了一些传统街区改造后的通病,只有商业氛围,没有居民居住,这样就少了人气。待众多店铺打烊后,街道就成了死寂之地。

有些旧宅已拆,原来的主人不知搬迁到了何方

老树与居民一样,还在静静地守望

还有一家有些年头的老茶楼,仍然印刻着旧日的时光,仿佛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