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鲈乡泛舟(4)《三角井和古银杏》

(2012-12-17 22:53:44)
标签:

原创

见闻

吴江松陵

三角井

古银杏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鲈乡泛舟(4)《三角井和古银杏》
“银杏广场”以此古银杏命名,但古银杏没有铭牌标识


    在吴江松陵镇中山南路和流虹路的转弯角,有一处历史遗存叫三角井
   据资料介绍,此井正名为怀德井由明嘉靖年间刑部尚书吴山,于明嘉靖十一年(1533年)在其宅西所凿,是为其以德待人之实物佐证。由于地势低洼,当时吴江常遭受洪水侵扰。大灾之年,城内河中漂浮着人与动物的尸体,使河水不能饮用。为此,吴山捐资凿井助民,让百姓喝到了干净的井水。由于此井水质清澈,前来汲水者不绝。
    时任吴江知县张明道为褒其德,给此井题名为怀德井,取饮水思源、德流于后之意。因其井栏以一整块青石凿成三个井眼,分三穴取水,故称为三角井。上方原有四面亭角,可供人休息。就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仍有不少市民前来取水。直至现在,三角井作为历史遗存,已是市民称呼市区中心的代名词了。我路过几次,好像并未看到其井栏圈的存在。是由于我粗心未见,还是其真的消失了,但愿是前者。


【原创】鲈乡泛舟(4)《三角井和古银杏》 

在古银杏前拍照留影

 
    未见到三角井的真迹,自然有些遗憾。但一棵高大魁梧,据说已经岁逾千年的古银杏兀然矗立在那里,却让我感到十分欣喜。以前它处在吴江县第一招待所内,自然不是十分惹眼,像躲在深闺无人识一样。现在这里已藉以拓展为银杏广场,将其裸露在显眼位置,加之我最近去的时候,正值杏黄小扇翩翩摇落之际,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十分引人注目。

【原创】鲈乡泛舟(4)《三角井和古银杏》
枝繁叶茂

    在苏州的文庙,也有几棵古银杏,最年长的一棵至今也就八百三十六年耳。当我绕着这棵千年古银杏转了一圈,虽未见其标识铭牌,未详其具体年代,但见其主干粗壮,估计直径应在一米五左右,高约十几米,而且枝繁叶茂,十分健硕。这不禁让我肃然起敬,顿生感慨:
    人生百年,已属漫长。但在这位饱经沧桑的千岁老人面前,只不过是匆匆过客,须臾之间。在它的面前,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还有什么想不开,放不下呢?

    当某一天,你的青春逝去,滋生华发,甚至于老态龙钟,生命消殒,银杏树,这个据说与恐龙同年代的古老物种,仍将凭其坚韧的毅力,顽强的意志,巍然屹立在其固守的地方。它那一枝一干,一叶一果,无不是以宽阔的胸怀给人们以绿荫的庇护,以金色的心境给人们以生命的感悟,那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原创】鲈乡泛舟(4)《三角井和古银杏》

拥抱蓝天

                                                                    写于20121210

补记:
    今年11月30日去吴江游览圆通寺的之前,因心里仍惦记着去年在“三角井”未看到三角井的憾事,故还是先去了银杏广场那个地方。
    经过一番观察,其实三角井就在银杏广场的斜对面,即现中山北路与流虹路交汇之转角处。
    我隔着马路远远地看着它,心里自然高兴。穿过马路,循迹而去,拍得一些照片,以补先前博文之缺漏。
 
【原创】鲈乡泛舟(4)《三角井和古银杏》

川流不息的人群,默默无语的古井



【原创】鲈乡泛舟(4)《三角井和古银杏》

饱经岁月沧桑的三角井



【原创】鲈乡泛舟(4)《三角井和古银杏》

古井用花岗岩石栏圈围保护



【原创】鲈乡泛舟(4)《三角井和古银杏》

“怀德井”文字介绍



【原创】鲈乡泛舟(4)《三角井和古银杏》

文物保护碑

 
                                                                           记于2013年12月1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