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本多夫小教堂外景
因参加“2012第三届维也纳国际中老年合唱艺术节”,夫人随苏州工业园区湖西“乐爱合唱团”去了奥地利。今年以来,她所在的合唱团已是第三次远行演出了。前两次分别为四月的日本金泽,九月的北京中央电视台“歌声与微笑”节目。
此行的行程为十一天,即12月2日至12月12日。3日至5日在维也纳参加合唱艺术节活动,6日至11日分别参观和游览了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及其小镇“欧本多夫”;德国的斯图加特、慕尼黑和特里尔;卢森堡;法国巴黎。
这次远行,是名副其实的“音乐之旅”,我因家中日常事务缠身而未能同行。夫人回来后,给我讲述了此行的详细经历,看了她用卡片机拍的不少照片。美妙的时光虽然短暂,但难忘的记忆永留心间。
我欣赏了照片中的异域风光,分享了夫人心中的喜悦之情,遂将其行旅整理成若干图文,发诸于博文,以让更多的朋友分享。
********************************************************************

白色的小教堂在皑皑白雪映衬下,显得格外幽穆
今日正好是圣诞平安夜,故本次的欧洲之行见闻,就从奥地利“萨尔茨堡”的小镇“欧本多夫”开始吧。它虽说是在奥地利的第三站,但于今天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尽管那时离圣诞还有将近二十天的时间,但小镇中已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从某种角度来说,在欧本多夫,这种气氛一年到头都能感受得到,因为它与一首圣诞颂歌《平安夜》有关,并以此而名闻天下。

走向教堂之门
《平安夜》由欧本多夫的教堂助理摩尔(1792-1848)作词,音乐教师克鲁伯(1787-1863)作曲。歌词优美,曲调动听,充满天籁般的安宁。可以想象当年默默无闻的摩尔神父在圣诞节前的晚上,在山坡上望着乡村月下的景色,遥想圣经中关于救主降生的记载(根据路加福音里的记载,耶稣基督降生时,天使向伯利恒郊外的牧羊人报佳音后,高唱颂歌:“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是如何心灵感应,诗心萌发的。于是根据这两句诗,写下了以下三段六节诗歌:
平安夜,圣善夜;万暗中,光华射。
照著慈母也照著圣嬰,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
静享天赐安眠,静享天赐安眠。
平安夜,圣善夜;牧羊人,在旷野。
忽然看見了天上光华,听见天军唱哈利路亞。
救主今夜下降,救主今夜下降。
平安夜,圣善夜;神子爱,光皎洁。
这是救恩黎明光芒,救赎恩典降临四方。
耶稣我主降生,耶稣我主降生。
谁曾料想,这首由两个小人物创作的歌曲,于1818年,在奥地利的欧本多夫,由尼古劳斯教堂的管风琴乐队首次演唱后,一直传唱了近两百年,脍炙人口,风靡世界。

钟楼
合唱艺术节特意安排了这次活动,亦可谓细致周到,一是为了让大家亲身感受小镇最特别的圣诞氛围,二是领略一首歌带来的音乐魅力和心灵的升华。

词曲作者的塑像
当年首演《平安夜》的、建于中世纪的尼古劳斯小教堂已不复存在,其早在1905年坍毁拆除。现小镇中这座灰顶白墙的圆型小教堂,是镇上的人们于1937年专为纪念《平安夜》的词曲作者而建的,它与《平安夜》歌曲一样,简单朴素,只能容纳不足20人。尽管如此,这座小教堂一年四季参观者络绎不断,他们在雕像的脚下放下一束束鲜花,表示对词曲作者的崇敬。

欧本多夫市长致欢迎辞
在小教堂的外面,欧本多夫市长致欢迎辞并和各个团队合影留念,苏州乐爱合唱团演唱了《雪绒花》。悠扬悦耳、美妙动听的歌声,仿佛融化了窗外的冰雪,受到了小镇居民的欢迎。

热情有嘉的小镇居民,免费供应热啤酒和甜品
热情好客的东道主,送上了热啤酒和各种甜品,让来访者的心头温暖如春,驱走了室外零下七度的严寒,这种情谊,跨越了不同的国度。

琳琅满目的小礼品,可供游客选择
在《平安夜》诞生地逗留的短暂时间里,合唱团的团员们参观了看似迷你,但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小教堂,聆听了关于《平安夜》的故事,并参观乡间农舍,体验欧洲纯正的乡村圣诞风情。瞬间仿佛让大家忘却了世间的纷繁杂事,静下心来,在幽幽的灯光下,倾听那来自心底的《平安夜》歌声,思考两千年前那个夜晚,在伯利恒降生的婴孩,对人类、对历史、对你我个人生命所具有的真正意义。

教堂内的神龛,保佑人们的平安
是夜平安,今后也一切平安。接下来合唱团旅途中所经历的一次意外境况,结果是化险为夷,或许正应证了祈祷圣主的灵验。
请看下篇:欧风初沐(2)《奥地利:阿尔卑斯门庭-萨尔茨堡》
写于2012年12月24日(圣诞平安夜)
请点击收看《平安夜》视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