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情怀叫“叮叮尻尻”
(2010-04-25 03:10:21)
标签:
杂谈 |
前两天开会度桥,有个桥段,死活想不出“国宝”有什么用。情急之下我说,众人争夺国宝,就是为了把国宝熔掉,拿去换“叮叮尻尻恰”!众人大笑。
这里出现方言了,虽然与会同志不懂具体含义,但是也猜出这个玩笑的儿童感了。
话说“叮叮尻尻”,象声词,指的是拿糖换铜铁、牙膏皮,输入法里没有ko这个汉字,只好用相似音“尻”代替。“叮叮尻尻”在南昌话里也有敲打的意思。
“恰”是吃的意思。
小时候,有老头挑着担子,收废铜烂铁和牙膏皮,小朋友把家里的东西拿出来,跟老头换糖。
糖是那种米黄色的米糖,大块的,糖是硬糖,但拿在手上会变软,很快溶化,变得很黏。
我有同学把牙膏挤出来,拿牙膏皮去换糖。
老头有一把凿子,一把锤子,给你糖时,敲击凿子,把糖凿下来,锤凿撞击发出“叮叮尻尻”之声。
那么,一部侦探片,悬疑片,敌我为之争夺的“国宝”,背后的阴谋就是:敌人要把它化成废铜烂铁,拿去换叮叮尻尻恰!
国宝是否能够熔成“叮叮尻尻”,取决于本剧的风格样式、题材特征,在目前情况下,这个桥段不会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不过,我去西安,见了阎刚的一同学,卖古董的,亲口告诉我们,他把一些废铜炼成了一只铜鹤,说跟故宫里那只是一对儿,刚出炉几乎还热着,就卖给了一台湾老冒。
至少说明一点,把“叮叮尻尻”变成国宝,这是有据可查了。
昨夜做梦,梦到刘毅不知为什么被捕了,我一夜都在绞尽脑汁费尽心机营救他,帮他越狱逃出来,有一个信念在我心里如此坚定:必须把他救出来,他的剧本还没有交。
今天吃饭,得知,开会那天刘毅缺席是因为私自去了昆明。那个梦就暗示了这起缺席。
刘毅的女友w是保利拍卖国宝的,猛然间我想起了福赛斯的一篇小说中,有人买了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名家之作,价值连城,风景那叫一个出神入化,只是画中乡间小路上,仔细看有辆奔驰车;猛然间我又想起郭德纲说的,买了个王羲之的真迹,上写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现在,叮叮尻尻已经消失在街巷了,但叮叮尻尻的回声是永恒的,废铜也好,国宝也罢,交出来,给你一块糖,赚了赔了无所谓,大爷就是听个响儿,要的就是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