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别瞎联想吗
(2010-04-11 21:58:47)
标签:
杂谈 |
今天看《新京报》,有位所谓学者写了篇文章,标题就很事儿逼,《斯摩棱斯克上空没有阴霾》,文章先是充满感情地追悼了双胞胎政治家的弟弟遇难一事,然后迅速笔锋一转,说起宪政和法制问题。空难跟这个有关系吗?看得我一头雾水。大学者说,在几内亚比绍、东帝汶、车臣,领导人遇袭身亡,都引发了社会的不稳定(我问:这些地方没人遇袭社会就稳定吗?)。而美国的肯尼迪遇刺,埃及的萨达特遇刺,都没有在本国产生剧烈的社会动荡。“这说明政权的稳定性,是建立在宪政和法制完善的基础上,也是建立在各政党和民众良性关系的基础上。”
靠,总统都遇刺了,还能叫“稳定”?得乱成什么样才叫不稳定?萨达特遇刺,由此引发的大搜捕,对原教旨主义的镇压,对于基地组织的产生,有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对于今天西方世界跟伊斯兰世界的对抗,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联系,后来基地组织的二号头目扎瓦西里就在这次行动中被捕,并在监狱生活中坚定了对抗西方世界的想法,怎么能叫“没有产生剧烈的社会动荡呢?”还有,所谓肯尼迪遇刺对美国没有产生剧烈的社会动荡,好像老百姓除了吃惊之外,确实没有任何表示,虽然百分之七十的美国民众认为这是一场阴谋。在肯尼迪被刺杀后短短三年中,18名关键证人相继死亡。其中6人被枪杀,3人死于车祸,2人自杀,1人被割喉,1人被拧断了脖子,5人“自然”死亡,这种巧合的概率为10万万亿分之一。从1963年到1993年,115名相关证人在各种离奇的时间中自杀或被杀。
美国老百姓只能生闷气,好像除了拍了俩电影出了些泄愤的书之外什么都没表示,“大学者”觉得这样最好,是不是?这体现了“政党和民众的良性关系”。美国人自己都觉得很傻逼很搓火的一件事,“大学者”说他们这是宪政和法制。其实,我觉得美国人上街打砸抢一场,也比这样憋屈着强点。
昆明城管打菜贩,群众打砸执法车辆;洛杉矶的警察打黑人,黑人就暴乱烧商店,老百姓比肯尼迪遇刺反应大多了。全世界哪儿都一样,公权力胡作非为,政府胡作非为,老百姓除了做暴徒之外,好像没有别的出路。“宪政和法制”应该跟昆明的城管和洛杉矶警察局的白人警察谈去。
刺杀领导人,在政治上,这是最极端的手段,本身就是制造最大的不稳定,是破坏既有的政治和社会秩序,不管哪国都是这样。怎么在“大学者”笔下,还有分别,有“不稳定”的刺杀,还有“稳定”的刺杀。
闹了半天,“大学者”的宪政和法制就是,你们丫别乱,好总统被阴谋杀害,好公民被公然围殴,你们丫都要保持稳定,不然,你们就是劣等的几内亚比绍、东帝汶和车臣的草民,不开化的玩意儿。
波兰总统遇难,是“大学者”宣扬宪政和法制的时候吗?起大雾,不听机场调度,觉得我是总统座机我怕谁,结果发生不幸了,气候是不以职位高低而发生转移的。这跟前些年某书记不顾红灯闯火车道被火车撞死有似曾相识之处。
我以前看过介绍这对双胞胎的文章,一个总统一个总理,长一个模样,人民群众老是分不清谁是谁。期间,为了总理职位什么的,搞了很多名堂,我看,波兰人民是有点烦他们俩的。当然,具体情况我不了解,不过,设身处地想一想,老布什当完总统儿子当,李光耀当完总理儿子当,我受不了民主国家这样公然搞裙带关系。对独裁国家咱是没辙,但肯尼迪兄弟俩,哥哥做总统,弟弟做中情局局长,波兰的双胞胎兄弟把持朝政,太不靠谱了,这都破坏了“宪政和法制”的严肃性,对吧,“大学者”。
不管怎么说,悲剧要避免,我经常坐飞机,就怕这种事儿,我觉得要加强飞机的保养和检修,按照飞行规范进行操作,要服从调度,这些是需要强调和总结的。希望在全世界淘汰图154机型,全世界狠抓安全生产和安全飞行。可是如果听“大学者”的,去抓什么“宪政和法制”,就彻底扯远了,扯太远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