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谢晋:电影演员和电影表演(2)

(2008-01-17 09:21:11)
标签:

文化

分类: 编导演手记
                谢晋:电影演员和电影表演(2)
                                  谢晋                         
 
   之二:演员得给自己穿一双小鞋
    艺术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崇山峻岭,山外有山,完成一部影片,犹如登山,至多只能说是一个摄制组共同攀登了一个山峰而已。
    ·艺无止境 从难从严·
    搞艺术是要有所追求的。再往前多走一步吧!多走这一步,往往能到达你日夜渴慕的艺术境地!
    每拍一部戏,演员就得给自己穿一双小鞋,找一个难题,摸索总结一点东西。这样,每一部戏就有点新鲜感,就有从头开始的感觉了。一个演员拍几十部戏,应该每一部都不一样。
    演员要经常想戏、谈戏,要经常在戏里,要有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
    演员要自己主动准备戏,临到现场再挤感情是不行的。只有平时积累多了,镜头前才会掌握得十分准确,好演员是一个镜头能够准备好几套方案的,从不说“导演我不在状态”。不在状态就想办法进入状态,不要伸手向导演要。演员千万不能养成等导演的坏习惯。希望演员能恢复五十年代的学术探讨空气,每天做演员札记。
    导演排戏之后,演员要自己去想,去排。工作要主动,要有运筹学。演员不能说:“今天导演没有安排我,就没有我的事。”用功的演员应不停地去想,使自己的表演富有特色。
    我们没有条件在学校里把一切都学会。在拍戏过程中,有机会练枪、练马、练开车……就是对我们的培养,应该抓紧这种机会进行锻炼。
    电影创作者往往带着遗憾的心情来看自己的成品。我们常说电影是“遣憾的艺术”。要使我们的作品减少遗憾,重要的问题在于平时刻苦、再刻苦的准备。
    演员要养成一种职业习惯,利用一切机会去观察人,揣摩各种人的精神面貌,这也是演员的基本功。积累多了,到需要的时候,“仓库”里就有东西了。
    ·对演员的四步要求·
    一、找人物基调
    有时角色和自己距离大,这就要想办法缩短自己和角色的距离。比如石维坚说他自己性格拘谨,而罗群(电影《天云山传奇》中人物)则奔放、热情。罗群这个人物写得理想化了,对角色的个性色彩,演员要通过表演创造去进行弥补。
    二、找人物关系
    演员要寻找、摸索角色与角色之间准确的人物关系。演员之间要互相关心,要根据剧本提供的基础,导演的具体要求,互相启发,积累诱导,反复寻找准确的人物关系。
    这个戏人物关系变化多,好多关系要从眼神上找。
    三、找人物性格
    性格,抽象地说,是一个人对人对事韵态度。演员要找到人物的共性和个性,还要找到形成这种性格的原因,并想到在哪些地方可以展示出来。为此,有时要写角色自传。但是请注意,凡写角色自传,一定要注意内容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四、要有艺术的魅力
    艺术的魅力,就是演员个人和所创造角色的特色。一般地说,掌握角色的基调、性格还容易,但要有魅力就难了。        
    ·剧中强音要抓住不放·
    “冯晴岚(电影《天云山传奇》中人物)到小茅屋接罗群”这场戏和下一场的“板车之歌”,是全剧的强音,也是导演的最强音,要抓住不放,要想出多种方案来选择,不要一般化处理。这场戏很难拍,这是悲剧性的结合,这种情操是我们要大大歌颂的。“反右”等戏是衬戏。
    演员的表演要有生活,同时要有强音。在“罗群写检查”这场戏里,罗群对冯晴岚说的话都是发自肺腑的,台词的力度要强,但从规定情景考虑,嗓子不要放开。
    “冯晴岚到小屋去看罗群”时,晴岚不能太温,脉搏不是七十二跳,而是一百多跳。好久没有见面,有很多话要对罗群讲,但不知从何讲起,不是一般的话,是要吐出自己的见解,心情是焦急的。同时要注意这是一个姑娘的说话,要内在、含蓄,又要不太成熟。特别要注意这一条。要注意少女心理,而不是故作小姑娘的样子。
    晴岚到小茅屋接罗群时的拥抱动作中,要注意手的动作不要太多,这是结婚前的青年,是他们俩人第一次拥抱。
    “罗群送棉衣”及“晴岚去世”,这两场戏都是重场戏,演员要做最大的冲刺,要体现出夫妻的感情,而不是情人的感情;是患难夫妻,不是新婚夫妻。
    在夫妻关系上,在潜台词上,形体上都不能是“大路货”。要有独特的东西,是这个人或这两个人特有的东西。这要寻找,决不能一般化地去完成任务。
    角色第一次与观众见面的镜头是亮相镜头。遇到这种关键时刻,演员要抓住不放,要多想几种方案,可以把几种方案都拍下来,以后进行选择。
    罗群、宋薇、冯晴岚的年龄跨度很大,他们的生活变化,反映了我们时代,演员要充满激情地来演这部影片。这里,很有挖头,也很艰巨。正因为如此,也就更有意思。
    ·适应电影表演的要求·
    在调度上,演员不要去考虑观众面。我们是拍电影,会从各个角度转着来看你的。只有你们想出符合人物、符合规定情景的真正生活的调度,才会给导演分镜头以启示。
    排练不要作死规定,地位、调度也不作数。一部影片是否有生活,与导演的调度有很大的关系,但做为演员首先应该按生活逻辑去行动。演员要主动地多想调度,每次调度都可以变,要适应各种调度,那么在拍摄时就不会死板了。
    电影演员更要带戏上场,这就是要求把幕间戏想得更具体,必要时要做小品。我反复地说规定情景一定要挖,因为学问最大的就是挖规定情景。有时只两分钟的戏,但后面有着巨大的劳动。于是之在话剧《骆驼祥子》中演老马,他一上场,把寒冷天气饥寒交迫的规定情景都带出来了。
    演员在拍近景、特写时,要考虑到这个镜头的长度,根据长度来准备内心独白,设计自己的动作,不要多余的东西,免得时间到了,真正想表达的内容还没有表达出来。此外,要选择有个性、有魅力的动作。对于设计的东西,需溶化入自身的动作中,要去掉设计痕迹,注意表演的自然真实。
    近景,特写是电影演员的基本功。眼神很重要。要反复推敲和捉摸。眼神的准确和丰富,关键在于内心独白的准确与丰富。好的演员要准备多种方案来进行选择以求准确、丰富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演员的内心一定要充实,否则心中无数,目中无物,光瞪着两个大眼睛是不行的。
    眼神要富于变化。比如冯晴岚有一场戏是昏倒,另一场戏是临死之前,演员在眼神上一定要演出区别来。由于这两场戏中演员只能躺着,没有其他的形体调度,眼神的表现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演员在镜头前眼睛不能只盯着一个对象,那样会一呆二傻,一点也不灵活。比如周瑜贞接红小豆包时的眼神,小包是一个对象,老大爷是一个对象,这样,视点就丰富了。
    如何揭示罗群与冯晴岚是患难夫妻、恩爱夫妻?演员要从眼神上找。
    在“罗群写检查”一场戏里,冯晴岚去看他。这时,罗和冯是上下级关系,在感情上主要是友情。这和冯晴岚到小茅屋去看罗群的情况不一样,眼神也不一样。冯的眼神中闪现的必须是同志间关切的神色,决不能流露出近乎于爱情的东西。这场戏里,眼神的交流很重要。要多挖掘台词中字里行间隐存的东西。光靠台词没有用,那样容易油,容易虚假。功夫要下在字里行间,要挖内心独白和潜台词。看到宋薇给罗群的绝交信,晴岚说:“她怎么能……这样?她……”这里,演员要用丰富的内心独白和潜台词填满这些“……”,眼神里要有揪心、焦急,……要有明显的变化。
    在罗群被送去劳改,晴岚来送别时,演员不能流露出爱情的东西,主要是同情。冯向罗走过去时不要太大方,斗笠是自己戴的,临时决定给罗,这要很自然,眼神一定要有分寸。
    演员要不断探索脸部的表现力。在近景和特写中,脸部肌肉的表现力极为重要,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要捉摸不同的内心感受,根据不同的内心要求,体现出准确的表情。演员一定要注意并善于驾驭自己脸部的表现力。
    我们应该借助道具、形体等来表现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凡是对此没有帮助的道具,一概不要。
    这是一出悲剧性的正剧,演员的表演要与这种风格样式相适应,某些琐碎的生活动作要去掉,要凝重。
    马车上的一段戏,是周瑜贞对罗群的认识过程,也就是观众对罗群的认识过程,同时又是我们揭示罗群这个人物的过程。为此,我们安排了一连串的近景和特写,如果一般化地处理,就完了。绝不能这样!一定要演出层次来。演员要把镜头排一排队,根据戏情的发展,找出每一个镜头的不同内容和表现形式来。这是一次很好的基本功训练。
    导演少睡觉可以,演员不行。觉睡得少,眼睛发涩。演员不要在汽车上看书。当演员要懂得爱护自己的眼睛!
    ·增强了解 密切配合·
    导演与演员之间要增强了解,密切配合。我认为导演和演员是相互合作,相互平等的。第一次见石维坚,我就问他:“你演戏有什么习惯?有什么要求?”我是喜欢演员提想法的。要大胆地提,别怕影响戏。但是我也很顽固,我是要辩论的,是不会随便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的。你们别怕我接受得少,你们的意见即使不被采用,也常常会给我很多的启发。
    对待演员有两种方法;一是启发,二是灌输。一种是从内部到外部,另一种先有外部再有内部。对于习惯于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手把手教、又没有拍摄电影经验的戏曲演员,先用灌输的办法帮助他找到一种强烈而准确的外部形体动作,慢慢再教他理解和体验这种形体动作的内在依据。实在做不出来,导演示范,让演员学也行。
    我们一定要学会听意见。意见来了之后,自己要有主心骨,要去分析这些意见。该听的就听,不该听的就不听。有的意见我只听百分之三十,即使权威人士提的也这样。因为我们的影片还没有拍完,还有很多戏没有拍,台词还没录,不是完成片。拍摄过程中绝对不能随便动摇自己的信心。
    艺术家要有童心,爱上了,就要全身心地去拥抱它!没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哪有美好的艺术!
    艺术家是用感情进行创作的。罗群、宋薇、晴岚、吴遥等角色,与我个人的感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的态度,我的观点,我的立场,更重要的是我的情感,跟这些人物切切相关——有强烈的爱与憎。这跟影片的艺术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石维坚整理)
    (摘录自《艺术研究》1983年第三期)

 

                                                《中国电影年鉴》1983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