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子又放假了-我眼中的中西教育(一)

(2007-12-17 16:47:26)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教育杂谈

儿子又放假了-我眼中的中西教育(一)

儿子又放假了,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假期-圣诞假期,放假50天。来这半年多,最大的体会就是学校的假期多,凡是我们听说过的假期他们都过,春假、暑假(圣诞节)、秋冬假(四、五月份几乎上不了几天课)。

纳米的教育基本沿袭德国的教育制度,首都条件比较好的公立、私立学校都是德国人或德裔人开办或管理的,几乎所有学校的老师都以白人为主,在纳米学校的学分被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学校承认。所以中国和纳米教育的差异实际上是中西教育理念的差异。

儿子来之前,在国内上幼儿园大班,学汉语拼音、认汉字、学算术,课余每周学两次珠心算,周末要学电子琴。于是儿子每天都有功课要做:周一和周四做珠算,周二和周五写拼音或汉字,周三写英语作业,插空练习电子琴,周末上电子琴课。这里幼儿园的孩子是不学习读书和认字的,他们每天的课程是这样安排的:早饭-画画或做手工-就一个话题聊天-玩玩具-午饭-午觉故事,下午就是在院子里玩。到纳米以后,每次问儿子在学校干什么了,回答总是两个字:吃、玩。

在国内的时候,老师是孩子的震慑,每遇儿子不听话的时候,就告诉他老师怎么怎么说,他就会收敛很多;遇到早上赖床,大呼一声:X老师来了,儿子马上一个激灵就坐起来。这里的孩子每天见了老师的问候方式是拥抱,几天不来学校的孩子见了老师会搂着说上半天。尽管语言不太过关,儿子还是很快跟老师和小朋友们混熟了,一见老师跟见了哥们一样,冲到老师的怀里打提溜,遇到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就会说,给LUZAINE老师带点吧。

儿子又放假了-我眼中的中西教育(一)初到幼儿园,关于儿子的吃饭问题,老师很正式地跟我谈了一次:你应该跟MICHAEL(儿子的英文名)谈谈,吃饭不要那么狼吞虎咽,有几次我见他把自己咽得都要吐了,这是为什么?我一听就笑了:这是为了争吃饭的小红花呀!老师一脸的不解:为什么要竞争?请告诉孩子,吃饭是享受食物的过程,不需要竞争。

儿子又放假了-我眼中的中西教育(一)都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但是儿子在国内从没送给我什么礼物。到这以后每逢节日,老师都会带孩子们提前做一些礼物送给父母;老师和孩子之间也特别爱互相送礼:每遇老师的生日,孩子们会从家里的花园摘鲜花给老师,并亲手给老师做礼物,然后学校会在午餐后举办一个小型的PARTY,分享生日蛋糕;孩子要放假离校了,老师亲手给每个孩子做了一个漂亮的纸质文具包,里面是新学期孩子要用的文具。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收到的母亲节礼物。母亲节前夕,在我接儿子的时候,老师很神秘地把一个花束交给我爱人,并劝阻急不可耐的儿子:这个不能交给妈妈,得让爸爸拿回家再送给妈妈。尽管儿子还不能完全听懂老师的每句话,但他明白了母亲节是向妈妈献爱心的节日。礼物是儿子亲手做的纸花,外面用一个用画有红心的报纸包装起来。花束上还附了一张小卡:

亲爱的妈妈,让我在你耳边轻声说:你是世上最美的天使,每当我跌倒时,总会有你在身边安慰我。谢谢您为我所做的一切。以吻封缄。  

-教会孩子去爱,注重情商的培养,这是西式教育所侧重的方向。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