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中医养生理论与中国文化精髓
中医养生历来讲究三个层面——生理养生、心理养生、哲理养生。无论是哪一种养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顺其自然。《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中讲: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儒学大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雾》中说:
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
中医养生之道就是“顺其自然”,这一点体现的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常被称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而“天人合一”的核心就是“顺其自然”。
“自然”这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是指现在所谓的“自然界”,而是指万物原来的本性,所以“顺其自然”就是顺从一切事物本然状态,顺从它的本性。
道家学说是中国文化基因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人来说,道家利“神”,儒家利于“行”。道家思想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顺其自然”,也就是所谓的“自然无为”。
“无为”并非消极被动,更非无所作为,而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是让我们辅助万物的本性去发展而不能随意去改变。
中医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虽然我们只梳理了一些皮毛,却可见一斑。称中医是伪科学的人,否定的不仅仅是中医学,还有中国文化的“根茎”。中医的存亡完全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存亡血脉相连,因此振兴中医,也是振兴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