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百家讲坛”

(2008-01-10 23:10:51)
标签:

评百家讲坛

文化

分类: 中国文化辨析
    在学校,我买了几张“百家讲坛”的碟子——《名家讲经典》。都是盗版的,因为学校里根本就不卖正版碟,学生也没有那么多闲钱去买正版,所以在我们交大W街就成了盗版的集中市场……前段时间教育部在对我们学校进行教学评估,迫使这些铺面纷纷关门,很多学生还担心以后没盗版可买了……我一直坚信会开门,不然学校就亏本了……

    果然是这样,我买了碟,就在寝室里看。

    我很喜欢于丹,不管其他人怎么评判,“十博士”怎么抵制,我认为于丹的语言是一流的。我一直都关注百家讲坛,不敢说“坛坛是好酒”,至少可以称“坛坛风味各异”。

    讲清史的阎崇年先生——纯正的“学术派”,他讲的清史,就像讲“家史”,给人的感觉——他不是事件的参与者就是案件的目击者……

    纪连海——纯正的“相声派”,再加之他的长相过分“帅气”,说起“清十二臣”简直就是经典的相声“包袱”……

    易中天——纯正的“评书派”,讲三国“嬉笑怒骂”老少通吃……

    周思源——纯正的“侦探派”,讲《红楼梦》人物,分析起来,简直就像在分析一件惊天大案,丝丝入扣……

    于丹——纯正的“散文派”,语言优美得一塌糊涂,词藻在其口中绚烂芬芳,听来让人舒坦得不计成本……

    曾经我在大学讲课的时候走的也就是“散文派”的道路,不过还没有到达如此登峰造极的地步……

    整个“百家讲坛”我最看不起的就是刘心武,虽然他是有名的作家,据说曾经得过第二届茅盾文学奖,1991年才开始研究《红楼梦》,但是切入点过于狭小,研究的方法诡异,学术目的很牵强,讲座的言语平平,罗罗嗦嗦……当然这些观点源于自己是研究《红楼梦》的,所以看的是“门道”而不是“热闹”……

    言而总之,百家讲坛为中国文化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讲“传统文化”不是怀旧的情绪,“传统”是生存的必要。大资本、大科技、研究与发展,最终的目的不是飘向无限,而是回到根本——回到自己的语言、文化、自己的历史、信仰、自己的泥土。越先进的国家,越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传统;传统保护得越好,对自己越有信心。越落后的国家,传统的流失或支离破碎就越厉害,对自己的前景越是手足无措,进退失据……我们现在看到了传统文化本质,至少百家讲坛这样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的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