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陈操 |
周四的市场一波三折,早盘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股继续走强,而权重股表现疲软,但在中午收盘前,受《金融时报》连续两天刊登预防通缩话题文章的刺激,权重股在银行板块的带领下,快速反弹,而与此同时,中小盘股则开始走弱,创业板指数由涨转跌,跌幅一度超过1.5%,这也反映出节后市场资金并不充裕,不过好在下午这样的分化走势并没有扩大,创业板指数震荡回升,收盘两市各类大盘指数均以红盘报收,沪综指更是一举收复昨天的实地,创出近期新高。
从今天盘面来看,权重板块的走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于在中午有人问我,市场风格会不会再度转向大盘股。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这是因为今天的走强,更多是来自于市场预期央行将通过降息降准来防御已经出现的通缩苗头,这恰恰说明就目前基本面来看,这些和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权重行业难有太大的改观,因此它们在经历了去年底以来的估值修复行情之后,现在并没有足够的理由支撑股价继续出现大幅上涨,而且对于这一次经济周期的变化,其实质更是一次增长模式的彻底转变,所以不要忽视了创新带给市场的机会,这也就是为什么近两年以来,我一直反复强调关注具备创新能力的中小盘股。而随着市场的演变,在2015年,这种创新也将被赋予更多的内容,比如我们在去年底强调的两条创新选股线索:一是制度创新,一路一带、国企改革等就是典型代表,所以它涵盖的多是国企大盘股;二是技术创新,这里既包括新兴行业的公司,同样也包括在传统行业当中具备着技术进步、服务升级、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而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我更愿意建议关注技术创新这条选股线索。
需要强调的是,伴随着资本市场对于这类创新个股的反复挖掘,板块和个股的高估值压力也在体现,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关注题材,更应关注到底什么样的公司能够从题材中真正发生蜕变,同时,我以为投资者与其关注一个前景更为不确定的新兴行业公司,倒不如关注传统行业中那些正在积极转型的中小企业,比如我们昨天文章中谈到的传统商业企业在构建O2O平台过程中,完全可以借助当前火热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来延伸自己的产业链,形成线上线下的O2O闭环,尤其相比于当前单纯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传统商业企业所具备的“钱来”和“钱去”的两大核心优势是它们不可能具备的,这也就意味着在同样的环境下,这些传统企业蜕变成功的机会将会更大。因此,在我们担心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创新类公司估值过高的时候,不妨可以把眼光转移到这些同样具备着创新能力的传统中小企业当中来。
(华讯投顾首席分析师 陈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