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查有梁教授的教育调查问卷(2002年)
(2014-12-17 17:06:51)
标签:
转载 |
查有梁教授的教育调查问卷(2002年)
优秀教师素质调查
|
B01.普通话讲得好 |
B21.善于启发学生思考 |
|
B02.板书优美 |
B22.重视学生参与 |
|
B03.讲课富于感情 |
B23.讲课生动活泼 |
|
B04.语言幽默 |
B24.态度和蔼可亲 |
|
B05.逻辑性强 |
B25.能激发学生兴趣 |
|
B06.善于从形象到抽象 |
B26.善于应用各种教学媒体 |
|
B07.善于让学生走出困境 |
B27.善于将新知识充实到课堂中 |
|
B08.演示清楚明白 |
B28.指导学生不断改进学法 |
|
B09.能很好调节课堂气氛 |
B29.不夸耀自己,不贬低别人 |
|
B10.讲课由浅入深,引人入胜 |
B30.让学生有议论的时间 |
|
B11.上课要求严格 |
B31.能机智地处理偶发事件 |
|
B12.善于因材施教 |
B32.能分层次指导学生 |
|
B13.关怀后进学生 |
B33.善于提出好的问题 |
|
B14.能诚恳接受学生意见 |
B34.能满意地回答学生的问题 |
|
B15.备课认真,教案清晰 |
B35.讲课内容丰富、有针对性 |
|
B16.讲课有艺术性 |
B36.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节奏适宜 |
|
B17.重视学科的交叉、渗透 |
B37.开场白、结束语很有特色 |
|
B18.讲课重视前后联系,形成整体 |
B38.重视将新技术应用到课堂中 |
|
B19.讲解有历史感 |
B39.课堂教学模式多种多样 |
|
B20.能适时变换教法 |
B40.教学有创新 |
优秀学生素质调查
|
H01.有上进心 |
H21.勤于动手做实验 |
|
H02.学习有兴趣 |
H22.主动争取老师的辅导 |
|
H03.课前作好准备 |
H23.不懂就问,直到真懂 |
|
H04.勇于质疑 |
H24.考试作好充分准备 |
|
H05.积极思考问题 |
H25.有恒心、有毅力 |
|
H06.上课集中注意,专心听课 |
H26.不自卑、不自满 |
|
H07.当天复习当天的功课 |
H27.有自信心 |
|
H08.有自我控制能力 |
H28.做完习题后,自我进行检查 |
|
H09.认真听课 |
H29.每章学完后,自己做总结 |
|
H10.会记笔记 |
H30.讨论问题时能各抒己见 |
|
H11.有超前学习功课的欲望 |
H31.虚心学习同学的优点 |
|
H12.珍惜时间,学习有计划 |
H32.寻求多种思路解决问题 |
|
H13.生活有规律,上课精力充沛 |
H33.循序渐进地学习 |
|
H14.求知欲强 |
H34.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
|
H15.重视提高阅读能力 |
H35.善于从做中学 |
|
H16.独立思考,力求领悟 |
H36.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
|
H17.善于抓住要点 |
H37.主动适应教师的教法 |
|
H18.重点关键,反复记忆 |
H38.边读书边记下要点 |
|
H19.课前认真预习 |
H39.善于拓展知识面 |
|
H20.乐于背诵好的课文 |
H40.有强烈的成功期望 |
优秀班主任的素质调查
|
C01.有责任感 |
C21.能巧妙处理偶发事件 |
|
C02.对学生有爱心 |
C22.敢于承认自己的失误 |
|
C03.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
C23.经常与学生交流思想感情 16 |
|
C04.理解当代学生的思想 |
C24.管理工作细致 |
|
C05.对家长很热心 |
C25.有修养、有学识 |
|
C06.有组织能力 |
C26.少说教,重感染 |
|
C07.班级建设有计划 |
C27.对搞好班主任工作有信心 16 |
|
C08.善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
C28.办事民主 |
|
C09.开展多项活动培养学生能力 |
C29.严格要求学生 |
|
C10.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
C30.尊重每一位家长 |
|
C11.身教重于言教 |
C31.会讲演 |
|
C12.善于与各科教师合作 |
C32.善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
|
C13.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
C33.有人格魅力 |
|
C14.富有创新精神 |
C34.善于寓教于乐 |
|
C15.能即时协调学生之间的矛盾 |
C35.活泼,有幽默感 |
|
C16.有效培养班干部 |
C36.知识面广 |
|
C17.关怀后进学生 |
C37.因材施教 |
|
C18.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
C38.重视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
|
C19.能虚心听取学生意见 |
C39.人际关系良好 |
|
C20.熟悉每一位学生 |
C40.教育有艺术性 |
优秀家长的素质调查
|
F01.经常正面鼓励孩子 |
F21.带领孩子去接触社会实际 |
|
F02.和孩子商量孩子的事 |
F22.讲道理,不打骂孩子 |
|
F03.工作很忙,回家仍关照孩子 |
F23.不在孩子面前抱怨老师 |
|
F04.不向他人抱怨孩子的缺点 |
F24.父母不当着孩子面争吵 |
|
F05.关心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F25.心情不好,不迁怒孩子 |
|
F06.吃饭时不唠唠叨叨 |
F26.注意精神鼓励感染 |
|
F07.不训斥、不吓唬孩子 |
F27.尽量回答孩子的问题 |
|
F08.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 |
F28.敢于当着孩子面承认错误 |
|
F09.不贬低和嘲笑孩子 |
F29.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
|
F10.不干涉孩子的正常娱乐 |
F30.留心孩子看的书籍和交的朋友 |
|
F11.具体地帮助孩子倾诉 |
F31.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
|
F12.注意从小培养良好习惯 |
F32.帮助孩子物色好导师 |
|
F13.认真听取孩子倾诉 |
F33.要求严格,但不凶恶 |
|
F14.孩子有错,严加管教 |
F34.态度和蔼,但不放任 |
|
F15.了解孩子长处,注意培养长处 |
F35.要求孩子与同学团结友爱 |
|
F16.对培养孩子有长期打算 |
F36.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
|
F17.满足孩子的兴趣爱好 |
F37.鼓励孩子的上进心 |
|
F18.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 |
F38.要求孩子尊重老师 |
|
F19.不让孩子乱花钱 |
F39.能随时代的发展更新教育思想 |
|
F20.不娇惯孩子 |
F40.不袒护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