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与职业意识
(2010-12-09 11:50:43)
标签:
文案创意专业意识客户部创意部业务层面执行杂谈 |
分类: 三句话不离本行 |
文/黄大
进入广告行业后,经过了大概一年时间,渐渐明白了做一个广告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样,充满神秘和诱惑,也不是最初我理解的广告就是唯美的图片,好看的电视广告片,非常流传的广告语,甚至刷路边的广告牌子以及在商场里画POP。
一年的时间里我基本搞清楚了文案和策划虽然有关联性,但其实是两个专业----现在很多同行别看干了好多年,还依然把二者混为一谈。那时怀着好奇心,几乎对广告公司里每个部门的工作都感兴趣,而且不去计较报酬,因为公司小老板也乐意发一份薪水让你干两个人的活儿。后来有同事提醒我说,术业有专攻,作策划或文案是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
漫长的文案职业生涯里,从执行、创意到策略,每天都在琢磨文字,绞尽脑汁想创意,看各种获奖案例、听大师的讲座,和同行精英聚会蛋逼。那时的我一看就是干广告的,从头到脚装B的范儿,走在路上回头率极高。不过那时候专业能力也还可以,算是表里如一。不像现在有些小盆友,能力不咋样,光学会装蛋了,自命清高的很,完全看不起自己的指导、总监,甚至行业里的大佬,他们觉得那些人都是混混,自己坐到那个位置会更强。
有野心、自负没什么不好,向权威挑战也没什么不对。可是一个好的文案或美术,未必能成为一个好的总监,因为有人虽然是很好的执行者,但却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有人天生有这个禀赋,也有人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和培训达到,但有人就是不行。当你做到创意总监时,你就会知道,文案和设计都是为了达到创意的手段之一,面对那么多激荡出来的想法,每一条都会演绎出完全不同的表现,作为总监你需要利用你的专业和经验,给予分析判断和决定,同时更要对结果敢于承担责任。
当了客户总监后,完全换了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公司业务层面的事情,这时会发现创意部无论美术还是文案,都处于一个项目的执行端位置,而我需要站在客户的角度,从全局和总体去思考、推动与执行。那阵子我时常会回忆起自己在创意部时的情形,肯定也和如今创意部这帮小孩差不多,一副自以为是、舍我其谁,客户以及客户部都是傻×的德行。
美术和文案某种情形挺像艺术家的,但行业特征又不能让他们获取艺术家的位置和认同,广告毕竟很商业,同时又拿了人家的薪水,所以绝大部分广告创意人只好徘徊于寻求自我认同,却又不断被客户打击的状况。于是广告人都非常善于自娱自乐----本来就是作创意的嘛,行业里的各种创意大奖就是其中的一种。虽然无论国际的还是本土的奖项评选,从不同层次上推动了创意水准的提升和发展,但是里面层出不穷的飞机稿和花钱买奖的现象,却也暗藏了很多创意人靠这个沽名钓誉,往上爬升的阴暗心态和手段。有时候创意人在被客户不断QJ,非常需要释放和宣泄,广告大奖也算是一种吧,虽然很多获奖作品未必对销售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当然文案和美术在从业过程中,通过不断与现实的碰撞后,对未来有着不同的思考和计划,有执著于此痴心不改的,当然也有一些人转去作客户或者策略、媒体的,或者自己去开公司,甚至干脆跨界转行不作广告了。
周围的同事、朋友有若干位自己当老板了,他们大都是之前作设计出身。自己挑一摊单干着实不易,公司开了几年后,再见面大家聊的比较多的就是“角色转换”,现在是经营管理者了,不能再用之前作设计、文案时的思考方式去做事,而且也没有那个精力一边亲自做着客户的活儿,一边经管着公司各方面的事务。
有时他们托我招人,我问需要什么条件的,能力强又经济实惠的放在了首位,他们要考虑成本。有时遇到一个他们觉得水平应该不错的,但是薪水对方要的太高,虽然百般劝诱最后还是谈不拢只好放弃。
我心想谈不拢的这个人多像当年的你或我啊,而你我就像当年那个想招你进公司的老板。只是现如今的你,在位置和心态改变后,也许已经意识不到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