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和现实之间选择
(2010-12-09 12:08:19)
标签:
专业和商业毛利率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理想和现实杂谈 |
分类: 三句话不离本行 |
文/黄大
几年前,阿皮在某传播公司运作着其旗下的广告公司。为了公司的成长,阿皮倾尽心血。可是相对于当时毛利率高于30%以上甚至50%的公关行业来说,广告不到十个点的毛利润率,让老板最后还是失去了信心,把广告公司变成了公关活动的内部服务部门。于是大家只能纷纷黯然离去。“孩子”不是你的,你只是它的“乳妈”,所以最终它还是不会属于你。这是我当年劝阿皮的话。
阿皮说,老板和财务曾经几次拿着广告部门的人员工资表找他,说工资太高了,能不能降薪,或者找些便宜的。阿皮说当时真的没法解释,因为老板和财务并不了解广告的薪水行情,当时广告部门的员工几乎都是刚入行没两年,薪水相对行业已经低了一个档次了;两个总监都是因为多年的朋友,看阿皮的面子才肯降薪来的公司。再低的找来几乎是不能干什么,还不如不要。但是老板不管这个,他只是拿这边的利润和公关那边进行对比。
从某种角度讲,老板其实就是个商人,他看重的更是利益的数字。有时候谈专业是没有用的,老板还是想知道的是,这些专业怎么能转化成盈利,哪怕那只是个框架也好,而不是仅仅的专业上应该如何如何。
朋友阿东曾几次找过我,让我帮他的摄影公司出谋划策,如何能通过网络的推广方式,把品牌知名度做大。头两次我跟他聊了很多关于如何定位、统一品牌形象等的一些专业方面的建议,因为他们公司这方面做的很不够。后来阿东说,虽然我也摄影,但我毕竟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你说的这些以前有很多广告公司找过我时,都给我谈过,其实我只想要个具体的方案和价钱,如果觉得合适,我就买单。
从前几年开始我就一直在想,找个合适的平台,去搭建我对广告的理想。可是也许是曾经在帕格的经历,让我对这种以公关为主导业务的公司心存阴影。我不知道,公司会给广告多大的空间,以及老板们会有多大的耐心,等你去让广告慢慢成长起来。也许有,可是风险谁来承担,让老板吗?那还不如索性自己去做一家公司。
广告行业运作到今天,高成熟度和低利润化,已经不能再像以前那么容易一夜间,让一家公司风生水起了。就像杨石头最近做的智立方,虽然杨石头名冠广告行业,虽然公司的名气很响,但是据说公司如今好像还没怎么盈利,之前的有些业务,石头都是免费在给客户做。所以有时候我很迷茫,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到底怎样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