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维生索B12在食物中含量很少,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肝脏是最好的来源,肾、瘦肉、鱼也是良好的来源。在高等植物中完全没有或几乎没有这种维生紫。维生素B12不能由人工合成,必须靠生长,象青酶素在细菌或微菌中生长一样。
基本知识
水溶性。只需少量即能产生效果;
又称为红色维生素(red vitamin)或氰钴胺;计量单位为微克(mcg-microguam,即1/1000000克);
维生素B12是唯一含有主要矿物质的维生素;
很难被人体吸收。在吸收时需要与钙结合,才能有利于人体的机能活动;
成人的建议每日摄取量是2mcg。妊娠期间为2.2mcg,哺乳期间女性则需要2.6mcg的摄取量;
维生素B族的摄取量少,而又多吃有叶酸的食物(蔬菜)时容易造成维生素B12的不足;
甲状腺的机能正常时,维生素B12的吸收也能顺利进行。
在体内蓄积的维生素Bl2,全部耗尽的5年后才会显现出来;
在人类饮食中,维生素B12的主要来源是动物性食物,因为植物(除极少数外)都不含维生素B12。
效用
促进红血球的形成和再生,防止贫血;
促进儿童发育,增进食欲;
增强体力;
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能使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适宜地为体内所利用;
消除烦躁不安;
促使注意力集中,增进记忆力与平衡感。
缺乏症
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故名思义就是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贫血,血中红细胞较正常红细胞大,骨髓检查幼稚红细胞也比正常的幼稚红细胞大
引起病儿体内维生素B12缺乏的原因有从食物中所摄入的维生素B12量少;慢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手术切除回肠等肠道疾病引起的维生素B12吸收不良;肝脏疾病影响维生素B12贮存;小儿生长发育快,维生素B12需要量增大,而补充不足;严重感染如肝炎时维生素B12消耗增加。
维生素B12是红细胞生成不可缺少的物质,维生素B12缺乏时红细胞生成速度减慢,同时巨幼红细胞在骨髓中易破坏,进入外周血中寿命也较短,因而引起贫血
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贫血在婴幼儿多见,急性感染常为诱因。病儿可出现面色蜡黄、疲倦无力、头发细黄干燥、颜面轻度浮肿、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病儿还可出现表情呆滞、嗜睡、对外界反应迟钝、少哭、少笑、哭时泪少、不出汗、智力及动作发育落后甚至倒退。还经常出现头部、肢体或全身颤抖等精神、神经症状。重病患儿可出现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
由于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贫血精神、神经症状较重,故应积极加以预防。小婴儿的母亲要多食动物食品如肉类、肝、肾、海产品及禽蛋类等含维生素B12较多的食品;较大婴幼儿可添加上述辅食;及时治疗腹泻及肝脏疾病;预防感染,有感染的小儿要补充维生素B12。如果小儿出现贫血,确诊为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可以肌注维生素B12,到血象恢复正常为止。同时注意防治感染,补充营养,恢复期应补充铁剂,防止铁缺乏。
需要量与毒性
人类需要维生素B12的量很少,近来的实验认为最低日需要量为 1ug以下.而推荐的日补助量为3ug,怀孕和哺乳的妇女日需要量为4ug,婴儿为o.3ug。目前没有维生素B12中毒现象的报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