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15章千古是非说纣王(上)

(2019-08-27 11:37:14)
标签:

历史

分类: 渔父聊史

明朝,出了一部奇书,叫《封神演义》,又叫《封神榜》。

在这部书里,以“武王伐纣”为背景,商、周两个阵线,或者叫两大集团,集合了仙界、人界、妖界三教九流所有生灵,进行了一场惨烈的斗争,最后以商亡周兴为结束。

《封神演义》故事架构、场景宏大,对纣王集团进行了无情批判,对反抗一方给予了热情的歌颂,成功塑造了像哪吒、杨戬等许多神话英雄人物,故事新奇,充满想象,在中国民间影响深远。

渔父:一部《封神》,看似神仙斗法,打打杀杀,光怪陆离;而其实呢,作品反映的,是中国专制社会下,王朝更替的必然规律。大厦将倾,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所有的人都必须做出选择,这恐怕也是身为中国人的无奈吧?这也算是渔父对《封神》的一种另类解读,呵呵!

《封神演义》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虽然不如“四大名著”,但也几乎是家喻户晓,所以,以《封神》为题材的影视剧,也是版本众多,花样翻新,层出不穷。

第15章千古是非说纣王(上)

第15章千古是非说纣王(上)

版本虽多,可是我们看到的几乎所有作品,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纣王的形象,都是极其的不堪,什么宠妲己,剖比干,酒池肉林,炮烙之刑……,反正是荒淫无道,无恶不作,人神共愤,生来就是作,一直作到死!

如果说,小说、影视属于艺术创作,为了吸人眼球,夸张一点无可厚非,可以理解;但是,就算是在严肃的正史里,纣王的形象也好不到哪儿去。

在司马迁的《史记》里,是这么记载的:

“好酒淫乐,嬖於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於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於鬼神。大聚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同样是每天歌舞淫乐,酒池肉林,醉生梦死,差不多。

那么,我们的问题来了:

如果纣王真的是个人渣,昏庸无道,为什么英明如周文王、周武王几任帝王,还要经过几十年处心积虑,才能推翻纣王呢?应该很容易啊,对不对?如果纣王真的无道,为什么没发生大规模人民起义呢?反倒是商亡之后,纣王的儿子武庚联合东夷掀起了长达三年的战乱,所有这一切,不是很奇怪吗?

所以,从本期开始,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纣王及其有关的话题。

 

纣王,商代最后一位王,姓子,名受,称“帝辛”。

渔父:夏商周三代,对于国君的称谓,是不一样的,夏代称“夏后某某”,比如夏后启,商代称“帝某某”,周代呢,称王,比如周文王、周武王,等等。

古人以天干计日,十日一旬,君王以生日那天的天干命名,表示从天而来,承天命,就有了神圣的意思在里面。帝辛在日出生,所以称帝辛。

那么,“纣王”这个名号又是怎么来的呢?纣王这个名号,是在商亡之后,周人专门送给帝辛的一个谥号、辱称,“残义损善”曰“纣”,暴虐无道的意思,当然不是好词儿!

周人为什么要称“帝辛”为“纣王”呢?这个不难理解,成王败寇,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不把你抹黑,怎么显示自己的伟光正呢?对不对?

渔父:很少有人这么思考,你把别人说成黑的,并不能证明你就是白的,对不对?也许,你也同样黑,甚至更黑?这里,我们甚至可以反过来推出这样一个结论:当有人试图抹黑别人的时候,说明他的心里有鬼,或者,他想掩饰什么。

回到正题。

帝辛的父亲帝乙有个长子称“微子”,微子是庶出,而帝辛是嫡出,关于嫡出、庶出,这个我们以后再解释,所以,帝乙去世后,帝辛即位。

商朝到了帝辛时代,已经经历了500多年,非常衰败,《史记》用了两个词:殷复衰、殷益衰。而帝辛这个人呢,年青的时候是非常的精力旺盛,聪敏过人,《史记》载:“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智商和体力,都是非常超群,属于“强人”,或者叫“猛人”,这样的人一旦当上帝王,他是不可能甘于平庸的。

所以,帝辛即位之后,大刀阔斧,搞起了改革,在政治上、军事上都有建树,给颓势中的晚商,带来不一样的局面。

讲到这儿,有人可能忍不住要说了:您说的这是纣王吗?——别说,还真的就是!

至于纣王到底做了哪些事儿,为什么后来又会一败涂地,在历史上为什么声名狼藉,等等一切,咱们下回再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