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英语
(2011-10-31 11:13:14)
标签:
学英语杂谈 |
分类: 闲言碎语 |
我和有些人对于学英语的看法一样。英语,到了国外,有了环境,自然就会说了。
于是就带着从没说出过口的,忘了很多,但是也还留下很多的英语单词,踏上了这片讲英语的新的土地——加拿大。
老公帮我约了英语等级测试。虽然老公和咱们大家一样,都是学的哑巴英语,但是因为我完全缩在后面,所以在刚来的半年里,凡事都要他老人家出马。
上LINC班总共8级,8级最高。经过三个小时的听说读写测试后,我被评为3级。于是去上英语班。3级属于中级班。4、5级是高级班。大部分培训部到5级就停了,意思是可以去找工作了。个别地方有6、7、8级,叫做Academic English。既然5级出师就可以去找工作了,那就是说这个级别的英语交流就没啥问题了呗。我这么想。于是,5级英语就成了我天天望着的那根线,到了那时候,我就不用像现在一样怕出门,怕讲英语了,我就可以去找工作了。
我上课很认真。虽然听不懂,说不出,被评为3级,但是多年的英语课,单词还是记下了不少。所以很快就去上4、5级班了。然后我就失望了。
因为我发现,5级不是我想像的那样,完全不是。我学习更加认真,在这个班里,一个月后,从4级升到5级。不谦虚地说,很快我就成了我们5级班里学的最好的那个。而这个时候,去Pizza 店买个Pizza 我还只想往老公身后躲呢。找工作?歇着吧。而且我也意识到,哪怕学到8级,英语班上到头了,英语也还可以是听不懂,说不出。让人绝望。
然后就听人说,谁谁谁天天读报纸,10个月就听说没问题了。于是拿起报纸看,根本看不进去,全是生词。网上求经,一神人的学习经验是,天天戴着耳机子听,除了睡觉,一年后,突然有一天,发现全听懂了。于是戴上耳机子听,听力自然有进步,作为副产品,新闻政事也了解了不少,但是那个突然茅塞顿开,从量变到质变的那一天,到现在也还没来到。
LINC班也不上了,找了个幼儿园做volunteer。因为大家说,要学活生生的英语,光呆在教室是学不好英语的。在幼儿园里,一个孩子对我说,你和我们说的不一样。羞愧。何止不一样,还不对呢。人家家长知道了,都不敢把孩子往这里送了,孩子正在学语言阶段,咱这破话别把人孩子给教毁了,惭愧,冒汗。两个大一点的男孩闹矛盾,我去问怎么回事,那个黄头发白皮肤的孩子语速快快的解释,我问了一句什么,人家孩子红着眼珠生气地说,你根本就没听我说!孩子,我认真的听了,只是没听懂。惭愧之死。
一个本来自然而然的事物,“说话”,自然到可能都不曾意识到她的存在,现在成了最大的解决不了的障碍。
我在幼儿园做了半个月后,朋友说,英语应该进步很大了吧。我说不明显,因为我不怎么说。我说我只说最基本的不得不讲的话。午饭的时候,人家老师聊天,我都不说话。朋友说,你跟他们一起说啊。我说我听不懂人家聊天。朋友自顾大声说,你不就学英语去了吗,管她呢,听不懂也说。天老爷,您又不是局外人,还这么说,您咋不把这精神用在自己身上呢。
后来就开学了,就一心一意上大专。我上课都是坐在第一排,一是坐在后面就听不懂;二是坐在老师眼皮底下就一定得更认真些,起码不会和邻座聊天;三是坐在第一排更容易和老师互动一些,反正我是。自己给自己些压力。我们年龄大的人总是比小年轻学习更认真,更较劲儿。知道珍惜时间了。
实习的时候,如果老师在身边,我就沉默一些。如果老师们离得远,听不见,我就趁机和孩子们多说几句话,练练口语。三个女人一台戏,幼儿园里全女人。午饭的时候,她们叽叽喳喳,我办公室工作十年,她们的话题我太熟悉了,但是也只能听个稀里糊涂,我的水平照旧还是插不上话。期中评测的时候,实习老师说我有些“shy”。因为我大多时候只是微笑,我的招牌笑容。岂不知原来,俺是办公室的那个“talker”。可是遇上英语,你又能怎么样。
一个新来的朋友很羡慕的说,都上大学了,英语肯定没问题。坦白地说,英语不是没问题,问题还大的很大的很,人家聊天,还是基本听不懂,说,那就差更远了。但是,这一年多的时间,英语进步也是很大的,虽然还是时常听不懂,时常说出别人听不懂的话,去快餐店买个汉堡不憷头了,老师讲课也能听明白,也能写出数页的报告,尽管语句不通,语法糟糕。
而且明白,学语言是个慢功夫,急不得。但是也一样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个有了环境,自然就行了的“自然”,也对也不对。
“英语是永远的痛”我是同意的。因为无论怎么学,你永远无法像母语一样去表达去运用,永远,永远。没有盼头。但是,只要不停歇,天天都会有进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