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行记(4):《野湖、美女、老妇人》

分类: 副刊随笔 |
野湖、美女、老妇人
去了哥廷根附近的一个野湖,路途不远,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但中间要倒车。在德国旅行,坐火车还好,汽车就比较复杂,规则繁多,况且我们不懂德文。如果没有孙琳同学,我们是去不了那地方的,即使由她领路也出了一些状况。我开玩笑说:我们今天玩的就是坐车。
看地图、查询线路、和司机交流是免不了的,最后还得热心人出现,告诉你具体的路径。这次的热心人是一位美女,示意我们和她一起下车。打着伞,在小雨中并行一段,然后美女就拐近路边的一栋漂亮的房子里去了。想来她就住在附近,前面就是野湖了。
的确值得一来,风光不用说了,最主要的是没有人(除了我们三个)。很大的一片水面,岸边苇草丛生,有栈桥通往湖心。野鸭闻声而来,还有黑色的天鹅。小个的野鸭和大个的天鹅并存嬉戏,那野鸭真的就像是天鹅的前身(就像蝌蚪之于青蛙)。我不得不念叨陈词滥调:丑小鸭变天鹅。
在一个对着湖面的餐厅坐下来休息,里面大多是当地人。午餐十一点开始,这会儿只有餐前供应。点了三份,上来一看,盘子硕大,香肠是一整根,炸薯条是麦当劳的三倍,这还是餐前吃着玩的。德国餐厅的分量足、份儿大我们是领教了的,并且他们吃得很干净,很少浪费。怪不得一个个长得人高马大、壮硕剽悍。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会觉得剩饭是缺乏教养的表现,而前面的盘子像狗舔一样的干净则是教养本身。在这样的教养里,于是你的体重便直线上升。
回程又遇雨,但雨不大,小雨霏霏,两个女孩撑着伞,被路边的樱桃吸引住了。樱桃树的树枝越过篱笆,上面悬挂着好看的红果,路面和路边的烂泥里有很多掉落的樱桃。“他们怎么不摘呀?”姑娘们一面说,一面摘樱桃,一面往嘴巴里放,高兴得忘乎所以。
一位老妇人在自家的花园里干活,姑娘们跑过去,不是问路,而是问:你们怎么不摘这些樱桃呀,多可惜呀。老妇人的回答是:樱桃不是同时成熟的,要等它们全部熟了再摘。那先熟的樱桃不就掉下来了吗?没掉下来的不就让鸟儿吃了吗?老妇人的意思是:人摘樱桃是有时间的。
这时雨越下越大,姑娘们才想起来问路。一问不要紧,我们要等的车在马路对面,方向弄错了。老妇人一面解释,一面十分犹豫,是回身后的屋子里避雨,还是继续干活?等我们转移到路的对面,隔着马路,远远地看见老妇人仍在翻地。雨线一道道地斜斜落下,想必她已经湿透了。
大约十几分钟后,雨过天晴,汽车还没有来。老妇人湿淋淋地踱将过来,戴着干活用的塑胶手套,用一根脏兮兮的手指指点站牌上的文字,并加以解释。孙琳哇啦哇啦地和她说个没完没了。最后老妇人说:我得回去洗澡了。
我不禁纳闷:为什么不太阳出来的时候干活,而下雨的时候回房子避雨?这里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下着下着就会戛然而止,阳光普照。老妇人在此地生活多年,难道不了解吗?能了解复杂的行车线路,就不能了解当地的气候吗?突然我明白了,老妇人干活是有计划的,按时间的,就像摘樱桃一样。不完成计划怎么可能避雨呢?
顺便说一句,那天我们回到哥廷根,晚饭后又去城里走路。一位德国美女迎面而来,笑着和彦颉打招呼,然后就走过去了。我问彦颉:这是谁?怎么你在哥廷根也有熟人?她说:不就是上午指引我们去野湖的人吗?想必美女家住野湖,但在哥廷根工作或者读书。我为自己不懂德文感到十分遗憾,如果懂德文,就能过去和她交朋友,就能住到野湖去。至少也能谈谈老妇人,谈谈“你们德国人”。
(201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