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某人韩东
某人韩东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76
  • 关注人气:3,3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月15日(外冷内热/圣贤的倡导)

(2008-06-15 21:19:36)
分类: 日记

前天李樯领我去修电脑,给电脑加了一个内存条,然后我们去茶馆喝茶。

开始时李萎靡不振,突然他接到一个电话,语气立马变了。

他合上电话,起身出了茶馆,告诉我说他儿子的头磕破了。

从接电话到消失大概只有十来秒钟,完全地不假思索。

生活中的确有一些事是让我们不假思索的。

不假思索地让我们去干的事多了,我们就得以改变了。

 

邻人是一个主题。

以前我们住在村子里,彼此知根知底,邻人大多是亲戚。

现在的邻人成了陌生人,甚至于敌人。

这有好处,避免了情感上的相互需要——你欠我的我欠你的。

也有坏处,一旦发生冲突立马就会激化。

在中国,住在高楼大厦里的都是村子上的人,要么夹缠不休、张长李短,要么彼此对立,尚没有发展出一种适合于目前状况的共处方式。

————

目前的中国人习惯于内外有别,外冷内热。

陌生人之间的彼此对立,把对方设想成敌人,警惕和不屑是一望而知的。

普遍弥漫着紧张甚至一触即发的气氛。

而在“自己人”之间则亲密得过分,完全没有原则可言。

据说欧洲人是相反的,陌生人之间礼貌、友好,尽量表现涵养,但家人、朋友之间则分得很清,本质冷漠。

在一个外冷内热的环境中生活久了,对外热内冷难免有所期待。

外冷内热让人发疯,外热内冷让人枯竭。

 

佛陀讲众生平等,因为印度有种姓制度。

耶酥讲爱人,因为以色列的杀戮、争斗,其后传道西方,也因为西方的嗜血、冷酷。

中国人讲究礼仪,因为我们是最没有礼貌、自尊的。

圣贤的倡导针对的总是具体的黑暗,反映出某种根本的缺失。

完全不是:印度有佛陀所以有平等,西方有耶酥所以有博爱,而我们有孔孟所以是礼仪之邦。

圣贤从来不是民族、土地的同盟,而是它们的敌人,至少是其弊端、罪恶的敌人。

所以他们是超越性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