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日记 |
戴维是个常见的人物,很像我们熟悉的某类人,知识分子、怀疑主义者、伪善的敌人且自以为是。
在以往的小说中不乏这类人物。
露茜则罕见,至少在以往的小说中不曾见到过。
这是一个亲近自然和土地的女人,或者愿意如此,有信仰的气氛、圣徒的气质。
这类人在当代生活和当代小说中都是缺乏的。
库切写了这么一个人物,立刻使故事多出了一个提供张力的辽阔向度,
否则不过是贝娄的《赫索格》、《洪堡的礼物》,不过是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
这些怀疑主义者、伪善的敌人是些什么人?
不过是“伪恶”的人,假装像个坏人,其实深知自己是善良之辈。
很多小说的价值倾向就是这么确立的,反对伪善便是一切。
伪恶者必然以伪善为敌,以伪善为敌的一定是伪恶者。
伪善与伪恶是天生的死对头,问题是你站在哪一边。
真善与真恶就不同了。
真善不与伪恶为敌,真恶与伪善则是一条船上的。
《耻》中出现的价值对立或比照是伪恶与真善,而非伪恶与伪善,境界不免胜出几筹。
《耻》中有伪善(比如校方听证会)、有真恶(比如强奸露茜的人),但那不是主要的比照。
伪恶抵抗伪善,而真善则接受或宽容了真恶。
伪恶与真善就是如此在叙述中相互说明和得以显现的。
前一篇:6月11日(斩头去尾/视角)
后一篇:6月13日(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