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月11日(斩头去尾/视角)

(2008-06-11 22:27:06)
分类: 日记

重读库切的《耻》。

库切的叙述中有一种轻快,直接插入场景、对白等等最想要的东西,而省略累赘的过渡。这一点上他做得尤其好。

一个片段的结束也决不拖泥带水,戛然而止,留有余地。

库切不纠缠、不恋战。

戛然而止的地方犹如一个接点,由于不完整生出一股吸力,吸住后面的内容。

将斩头去尾的片段连接在一起,后面的头便变成前面的尾,或者前面的尾变成后面的头。经济在其次,避免了大量的废话,直接进入核心。

叙述上也更加的流畅。

————

库切的小说不是靠情绪推动的,而是靠事实推动。事实本身构成相互推动的关系。

情绪推动是原始的、自发的,无须训练。它的问题是事实不清而含混。

由事实相互推动则需要高超的技巧以及对事实可塑性的研究。

 

固定视角有一个好处,就是集中。

一旦设定,就无须再作他想,避免了选择带来的分心和混乱。

追随这个视角就行了。

这是有条件的叙述、限制下的叙述,有条件和限制带来压力,但却是一件好事。

叙述的压力带来克服它的技术。

无压力就无技术。

“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对必然的认识带来自由,“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而不是自以为是的自由。

————

全知视角的自由是原始、自发的,无须训练,它的问题是缺乏表现力。为了自由而自由。

自由应为表现对象服务,所以需要发明有关的技术。

在条件所限又必须表现的地方就需要技术支持,也就是说不能那么鲁莽、直接,而要求迂回、暗示等等的方式。

这些技术本身使得叙述变成艺术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