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访谈 |
网络采访二(边城浪子整理)
1、边城浪子 说:
这本书里写到县城的生活,有没有您的自传成分在里面?可不可以说包含着“您的青春”?
韩东 说:
绝对不是自传,自传不是这写法。当然,以往的经历对我写书很重要。
我总是碰上这样的问题,书里面到底有多少个人成分,为什么会这样?我得好好考虑一下了。
不是你的问题,也不是我的问题,可能在于写法上。
2、边城浪子 说:
你说过你关注“传奇、命运、风俗” ,具体怎么说 ? 你最关心的是哪些东西?
韩东 说:
我关心的东西很多,命运就是一个人的轨迹。命运就是一个人的运动轨迹,传奇就是不一般的轨迹,风俗是沿途的风景——一说而已。关心人。人这种存在太有意思了。我关心的东西不特别,特别的是写法,大家的敏感点不同。题目太大,这说明不是真关心,真关心一定落实到具体的人那里。
3、边城浪子 说:
1978年是一个时间分水岭,此后就开始了加速?我没有经历过70年代生活,你认为当时的人有什么特点?
韩东 说:
一代人的特点?和上代比一下就出来了,吃的玩的想的不一样,但要吃要玩要想是一样的。我们的生活从76年以后一隔为二,那以前是一种,以后又是一种,这是很多人的印象。似乎76年以前的生活都是一个味道、一个模样的。这样的分割点还有很多,比如49年解放,那以前叫旧社会,以后就叫新社会。76年以前49年以后一段,可称之为旧的新社会,76年以后至今可称之为新的新社会。这样的印象有道理的,因为巨大的转变,新旧两重天了。所谓历史的转折点,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是喜欢新,而是的确新了。恩,男女关系的确也发生了巨变。各个方面,落实到具体的日常生活。以新为美、为好就没道理了。
4、边城浪子 说:
换作其他作家,一提到70年代就平静不下来,会比较渲染。你的写法确实很独特,比方书中写到暴力场面,像张新生杀死自己的孩子
韩东 说:
那是为了爱,这一笔我自己也挺得意。对爱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5、边城浪子 说:
您写作的语调很平静,这一点大家一直很击赏。写70年代的作品很容易沦为怀旧或批判,但你的写法就很坦然。
韩东 说:
是吗?我不知道。不是平静,是朴素吧?一种很难做到但必须做到朴素。也许是,我不怀旧,也不喜欢批判,我说过,批判是文学比较粗糙的功能,是它等而下之的使用。
6、边城浪子 说:
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扎根》的延续吧,您怎么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
韩东 说:
大概都是以下放生活为题材的,但不是一回事。经验是我思考的出发点,也是我写作的出发点,我始终要回去,不能忘本呵。
7、边城浪子 说:
我读你的这个小说,感觉很黑色幽默,比方水缸里搞男女关系。好像你的其他小说里也常用这种方式。
韩东 说:
我喜欢幽默,黑色、白色的都喜欢。这不是方式,几乎就是我的世界观。幽默对您的创作意味着什么?幽默是理解力的表达。喜剧后面的悲剧?不是,那太简单。幽默是光亮,照亮了很多东西。苦中作乐是一种幽默,还有另外的。人就是这么回事,不幽默就没有意义了。生活中我很严肃的。我的幽默是观察者的幽默,不是表演者的幽默。我看见幽默、发现幽默,但不生产幽默。
8、边城浪子 说:
我读这部小说,还感到一种怅然若失的荒凉感,就是那种县城生活的混乱又很迷茫的情绪。
韩东 说:
恩。我不太给人希望,除了一点幽默。希望是坏东西。人应该彻底绝望,才会有觉悟,人得死而后生。你很推崇释迦牟尼,有这回事吗?呵呵,不是崇拜,是喜欢听闻他的真理。我喜欢他的绝望和虚无,彻底的,温柔的。但真理从来不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
9、边城浪子 说:
在最近的一些文章中,你经常提到人到中年,中年对您的写作有影响吗
韩东 说:
有啊,生活逐渐展开,中年人要学习中年生活,而不是去怀念少年。第一回做人,第一回做中年人,以后,还要第一回做老年人以及第一回做死人。中年里面什么都有,好玩得很。从平原到高山,风景不同,各有千秋。(中年是变得开阔了,游刃有余?)不一定,中年有中年的毛病,以及陷阱。最大毛病和陷阱在哪里?人不一定就是积累的,他展开,展开从未有过的东西。不完全是积累的结果。最大的毛病就是被积累所累,没有新鲜感了。可,中年完全是新的,都是第一次经历。
10、边城浪子 说:
小说里写到各种卑贱人物的遭遇,您似乎对小人物特别感兴趣?
韩东 说:
对,小人物也是一条命,一条缺乏装饰的命。大人物装饰太多。英特迈往是不是想突出这些小人物的活力?不是活力,是艰苦卓越。人多么不容易啊,普通人也一样,只不过不为人知,因此还多了一条默默无闻的压力。郜元宝说您的作品里经常出现两种人,书生和庸众,书生老是被庸众纠缠。我不这么认为,书生也是庸众。庸众这词不好听,庸俗是普遍的,不限于群众。
11、边城浪子 说:
提起北京作家就想起王朔,提到南京作家就想起您,但您们的性格做派完全不同,好像也是两个城市的风格。
韩东 说:
他是京派,我可不是宁派,区别也许在这儿。我和南京这地方几乎没什么关系,8岁下放,直到去外地读书,转了一大圈回南京,与这里的人文格格不入。王朔的写作之根也许在大院,我的根在生产队里。那南京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12、边城浪子 说:
您很低调,但被很多人认为是南京作家群的老大,而且努力提携新人。你刚才说“与这里的人文格格不入”,主要是哪些呢?
韩东 说:
我是一个害羞的人,低调没有。我和南京的作家群来往不多,真的,也就几个朋友而已。我的写作只是利用了南京的地名,基本上没有南京的特色。朱文也不是南京啊,就像他现在在北京,你总不能说他是北京人吧。在南京写东西的苏北人居多。南京土著基本上写不出什么东西。我这样说,是因为从出生、户口上看,我也是一个土著,好在8岁就离开了此地。
13、边城浪子 说:
您写男女感情很到位,像《我的柏拉图》、《我和你》,中国当代小说里前所未有。
韩东 说:
可能吧。我写男女关系的确是一把好手——开个玩笑。男女关系最直接最清晰地体现了人性,人的手相各异,笔迹各异,在男女关系中更是暴露了真面目。好色如好真理,好真理如好色,可见,色这玩意儿蕴涵多么大的能量啊。色欲是能量的源泉。工作可以忘我,更可以忘色。
14、边城浪子 说:
当年断裂宣言炮轰文坛,现在的文坛在你眼里怎样?还有炮轰的想法吗?
韩东 说:
还那样,不会更好,只会更糟。不炮轰啦,掉转枪口,对准自己才是究竟。你好象说现在的作家平均智商并不高?我是说,小说写作无利可图,在这样的情形下,聪明人都去干别的了,因此文学写作领域智力投入不足。
15、边城浪子 说:
您的创作习惯怎样?从写诗到写小说,差别挺大吧。这部小说花了多长时间,下一部会写什么呢?
韩东 说:
是,写小说可以成为工作,而诗则不能。我现在的频率是两年一部,下一部写知青生活。
16、边城浪子 说:
《在码头》改编成电影进展怎样了?
韩东 说:
没影子呢。(贾樟可搞什么名堂呢,不过,他的电影跟您的小说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小武》
您们都偏爱关注大时代里的小人物。)老贾英特迈往,我是小城好汉。
17、边城浪子 说:
如果不写作,您愿意从事什么工作
韩东 说:
最好什么都不干,服务于他人。最好别为自己干,为需要的人干吧。
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