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傅尧笙一汀烟雨墨彩芦苇麻雀瓷板赏析

(2022-06-17 17:16:11)
标签:

陶瓷美术大师

傅尧笙

收藏

文化

分类: 集雅轩
傅尧笙一汀烟雨墨彩芦苇麻雀瓷板赏析

  傅尧笙这幅创作于八十年代的《一汀烟雨》瓷板图绘两对麻雀水边嬉戏,右侧几簇芦苇正盛麻雀姿势各异,神态安适,一对觅食一对对语,形象生动逼真。从画面看,麻雀的形象更接近自然情态,说明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写生的功力。画面中芦苇用纯水墨画就,虽沒用黄色表现秋意,却动态感觉的秋风的劲力、芦花的烂漫,纯墨的笔墨秋韵十足。品味这幅《一汀烟雨》用笔精工设色优美,整个画面虽只撷取一个点,却在观者脑海中显现的是十里苇花海。题款:“一汀烟雨。丙寅年(1986年)写于景德镇。傅尧笙作。”印章:“尧笙”。

这幅画面呈墨彩色调,显现素雅清秀之美。中锋用笔,笔力雄浑、酣畅,叶随风势,舒展飘逸。花叶点面结合,浓淡相宜,疏密有致。四只麻雀在水边歇息、觅食,画面动静相宜,一派生机。芦苇麻雀虽大刀阔斧,却笔笔到位,芦苇杆的圆韧,叶片的挺刮,芦花的轻软,因表现精湛,犹如可握在手中,小写意点出麻雀,翎毛刻画精细,高度写实其简洁传神的麻雀形象呼之欲出。笔法和芦苇既和谐又对比,墨彩浓淡相扶,浑厚中见华滋,既有令人回味的画味,又呈墨彩之美,虽为小品,线条顿挫之间,墨色深浅之中,细观墨笔枝条虽细,然尚以浓淡墨分出阴阳向背,富于立体感,显得刚健有力,“远非纸绢水墨所能企及”。

芦苇有两个花语,其一是“坚韧”,其二是“自尊又自卑的爱”。晚秋临冬,是芦苇花盛开的季节,秋风十里,芦花一片。有人赞美芦苇花如同淑女,恬静、淡雅,又如精灵,飞舞中透着灵气,在阳光照射下闪耀着缤纷的色彩。芦苇花外形素洁、雪白、轻盈,它超脱低级、拒绝媚俗,柔顺中隐含着傲骨,以无穷的韧性醉倒了秋风。在我国古代就具有一定的意象。既可以表示思乡的愁思,又可以表示悲秋伤怀的感情,还可以体现出个人的淡泊名利,超凡脱俗,表示隐士精神。        与芦苇一样常见又朴实无华特性的鸟类非麻雀莫属,麻雀常宿于檐瓦之间,故一名“瓦雀”。麻雀被人称为“胸无大志”“贪图安逸”“目光短浅”,但也寓意“勤劳”“自由”。当两者共同出现,表现为坚韧、务实、勤劳,淡泊名利的特性了。    

一只只麻雀雀跃着,啁啾着仿若跳跃的音符, 唱着一首大自然的乐曲。风轻轻地吹着,芦苇悠悠地和风轻舞着。 阳暖暖地照, 慢慢地挪移着脚步, 洒落在芦苇丛中, 如诗,如画,如仙境。

一汀烟雨出自唐诗人戴叔伦的《苏溪亭》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诗中所写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别之情。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州,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委婉的表达出怅惘和哀愁。

傅尧笙(1935年——2003年),江西临川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中国画家,中函艺联名誉会长,陶瓷美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号青花楼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协会理事、八大山人研究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鼻烟壶研究会会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景德镇市政协委员、文联委员、九三学社成员、景德镇书画院特级画师。

傅尧笙12岁进瓷厂学徒,1954年就读中央美院进修班。精通各种彩绘手法,既擅长青花、釉里红、颜色釉等釉下彩绘,又对粉彩、珐琅彩、新彩等釉上彩绘有很深的研究。能工善写,人物、山水、花鸟得心应手。代表作有《明代制陶图》《昭君出塞》《江山如画》《一苇渡江》等。1980年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时,将其作品《江山如画》《春风又绿江南岸》赠送给时任日本首相。傅尧笙还曾赴日本、法国、新加坡讲学,并举办个人画展。《一苇渡江》瓷板,工笔为主,兼带写意。一苇渡江即《达摩渡江》,达摩,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者。此图绘达摩肩杖负籍,踏苇叶过江涛状,人物面目、拐杖、草帽等细致入微,毫发不苟;衣褶、苇叶、海水以写意绘就,形象生动,气势恢弘,寓意深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