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艺美术大师汪平孙万山红遍青绿山水通景笔筒
标签:
汪派山水汪平孙收藏文化 |
分类: 集雅轩 |

此画兼用“三远法”布局,放大山石而掩映枫林,回应万山红遍主题。山高水长,既显山势雄浑,亦见峰峦深厚,幽深绵远。凭借云雾掩映拓展空间,并具有朦胧之美,引发观赏的遐想与情思。汪老以大处落墨,画出远景,繁而不乱,密而不塞,柯干苍遒,运笔有道。大块山石则以变形斧劈皴兼披麻皴,不拘成法,边皴边擦,以表现山体及层次为主,构图简明,设色淡雅。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如带,迢递不断。笔法于细秀处见洒脱,色彩由明艳中透雅淡,意境平远开阔。所画俱见功底,恬静秀雅而富有生活气息。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出自毛泽东1925年的《沁园春·长沙》。远处山峰层层叠叠,枫林披覆,一片火红,脚下江水悠悠,碧绿清澈;江面白帆点点,万船竟发,岸边浅水,鱼群倏然而来,猝然而去;天空一碧如洗,白云悠悠,雄鹰舒展健捷的翅膀,划过蓝天,击穿白云。此诗展现出伟人的激情壮志和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汪平孙(1931-2011),江西省乐平市人,“汪派山水”第三代传人,汪野亭之长孙,汪小亭之长子,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陶瓷美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自幼受家庭熏陶,1951年考入“江西省立陶专”(景德镇陶瓷学院前身)艺术系,1952年转入“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前身)攻读中文,1954年分配在南昌市任中学语文教师,1987年获高级教师职称。也正是这阴差阳错,给他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使他日后的“回归”产生了“井喷”。1991年,汪平孙退休后在景德镇建立画室,正式从事瓷画创作,继承了祖父的艺术流派,补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经过多年的刻苦探索,其作品构图不拘一格,笔触枯润兼施,设色雅致清秀,意境含韵深婉,既有其祖的传统,又有创新的清新。他的创作意境,正如他诗中所云:“千形万象入双瞳,默化潜移俱贯通。淘尽平庸天巧现,风光出自性情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