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西工艺美术大师汪平孙万山红遍青绿山水通景笔筒

(2022-06-30 15:35:23)
标签:

汪派山水

汪平孙

收藏

文化

分类: 集雅轩
江西工艺美术大师汪平孙万山红遍青绿山水通景笔筒

江西工艺美术大师汪平孙万山红遍青绿山水通景笔筒

   汪平孙这只创作于七十年代的青绿山水通景笔筒,绘枫林笼罩下的江边小渔村秋景图,展现欣欣向荣的新农村美丽景色,极具时代特色。渔村丹枫林立,层林尽染。画面正下方,绘一座小木桥,与江湾呈口字型,一位渔民打鱼归来,肩挑鱼篓行走桥上,现丰收景象。右岸巨石凹处凉亭翼然,可观景江览胜。两块巨石凹处一条弯弯曲曲的山径蜿蜒而上,现平台斜坡,通向枫林掩映下山坳处的几座庭院。路两边巨石分别书写:“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小波大队宣。”“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柴门草屋,恬静安谧,一只小狗守在渔家柴门正中正待迎客。屋后山峦起伏,烟波浩渺,山腰上杂木葱郁,上方耸出一座台榭,飞阁流丹,下临云海,瀑布直下,犹如蓬莱仙境。桥左岸草舍里,人影晃动,应为大队部所在地,杂木郁青,屋舍俨然。对岸可见渔村草舍和崇山峻岭。这条江河由北蜿蜒曲流向东南,藏露掩映至烟波浩渺之远方。笔筒题款:“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翥山传芳,平山草堂三世主人汪平孙画于珠山客次。”画面充溢诗意,意境美好,创造了桃花源般的理想境界。

此画兼用“三远法”布局,放大山石而掩映枫林,回应万山红遍主题。山高水长,既显山势雄浑,亦见峰峦深厚,幽深绵远。凭借云雾掩映拓展空间,并具有朦胧之美,引发观赏的遐想与情思。汪老以大处落墨,画出远景繁而不乱,密而不塞,柯干苍遒,运笔有道。大块山石则以变形斧劈皴兼披麻皴,不拘成法,边皴边擦,以表现山体及层次为主,构图简明,设色淡雅。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如带,迢递不断。笔法于细秀处见洒脱,色彩由明艳中透雅淡,意境平远开阔。所画俱见功底,恬静秀雅而富有生活气息。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出自毛泽东1925年的《沁园春·长沙》远处山峰层层叠叠,枫林披覆,一片火红,脚下江水悠悠,碧绿清澈;江面白帆点点,万船竟发,岸边浅水,鱼群倏然而来,猝然而去;天空一碧如洗,白云悠悠,雄鹰舒展健捷的翅膀,划过蓝天,击穿白云。此诗展现出伟人的激情壮志和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汪平孙1931-2011),江西省乐平市人,“汪派山水”第三代传人,汪野亭之长孙,汪小亭之长子,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陶瓷美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自幼受家庭熏陶,1951年考入“江西省立陶专”(景德镇陶瓷学院前身)艺术系,1952年转入“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前身)攻读中文,1954年分配在南昌市任中学语文教师,1987年获高级教师职称也正是这阴差阳错,给他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使他日后的“回归”产生了“井喷”。1991年汪平孙退休后在景德镇建立画室,正式从事瓷画创作,继承了祖父的艺术流派补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经过多年的刻苦探索,其作品构图不拘一格,笔触枯润兼施,设色雅致清秀,意境含韵深婉,既有其祖的传统,又有创新的清新。他的创作意境,正如他诗中所云:“千形万象入双瞳,默化潜移俱贯通。淘尽平庸天巧现,风光出自性情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