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市场的人头数太少
(2009-01-03 21:32:30)
标签:
杂谈 |
据说苏宁电器节日消费火爆,特意到了苏宁电器文一路店,店内比较冷清,不像报道那样火,液晶电视确实降价,24寸的也只要3000-4000千元,但是很少人在询问,甚至几乎没有人在其中转悠,有个客人在和营业员聊天,说今年节日怎么好像没有什么人。营业员说,是的,去年这个时候加班忙的没有时间休息,今年因为金融危机嘛,经济萧条了。
转身去了物美超市,人头多了点,而最繁忙的还是肯特鸡了,几乎没有座位空闲,也许是时间近中午吧,这种连锁店为什么大得中国人的喜爱实在有些不懂,也许,在未来的一年里,经济真的需求大大下降,只有像基本需求,比如吃饭和理发,没有季节性和经济周期的影响吧。
超市里也没有多少人,我很快地挑完一些必须品,去缴费处,同样几乎不用排队就把钱交完了,整个西城商城虽有人头但下手的很少很少。觉得奇怪的是西城广场,被围栏围起来正在施工,地面全部被翻掉,中间在树一个飞天女的铜像,其它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这个广场修建的时间只有3-4年,是城西文化活动的地方,为什么这么好好的又要破土呢?也许4万亿的投资就是围绕这些文化基础设施来的吧,可是,修建这些本来就不应该修的设施,对于拉动内需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呢?似乎证明了一个经济学上的谈资,就是当经济萧条时,教授告诉当地政府派些人去挖沟,先把沟挖好,然后再用土填上,就这么来回的挖了填,填了挖,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了就业,拉动了工具的生产,最后经济开始复苏,因为劳动的人获得工资,可以去消费,然后再拉动了消费品的生产。看着西城广场的修建,就是这么个流程,把本来不该做的事情,找人来做,并投资下去不停地建设。只怕是这4万个亿投下的设施本身并不产生效益,而带动的生产资料行业也有限,创造的就业也有限,更多的中小企业由于没有需求而进一步倒闭,演变成更多的人失业。前几天和一个银行的朋友在聊天,我说国家开始放松银根了,他们是不是有更多的项目可以贷款出去。他说,对于那些原本想要资金的企业,还是得不到,因为就如同贷款,也会集中到那些和基础设施配套的项目上去,这样又形成了马太效应。
国务院启动了促进消费的措施,但是信心仍然不能够提振,一个最有消费能力的中产阶级,如果有300万的资产,估计他除了一套住房等基本生活设施外,其余的也会有60%布局在股票(基金)或者另外的房产上了。但是在2008年原本拥有的财富却一下子缩水了60%,从心理上,他还会有信心去消费来进一步改变他的生活吗?也许原本想买的车不买了,旅游计划也取消了。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当市场经济发育到一定程度,股市和房地产的变化都是影响到居民资产的重要因素,只有稳定了房市和股市,真正的消费才会来临,而只有消费的信心,才会让更多的企业开工,更多的人获得就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