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投资 |
分类: 创投 |
问:和国外强大的基金相比,本土资金的优势在哪里?
答:本土资金一般都是做实业出身的,对项目的研究和判断能力都比较强,有很丰富的经验,这是最大的优势。
问:现在有这样一种现象,国内的创业方都希望得到美元基金,而不要人民币基金。好象找到美元基金就能马上上市了。而且,认为如果外资投资,比例不会超过30%,而国内资金则会控股,甚至是买断,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答:其实他们都想错了,国外的PE在国内的基本都是投资人,他们不可能从国外调人过来对项目进行管理。而且,现在很多企业也都选择在国内上市。我从事投行已经有10多年的经验了,我们的团队在各自的领域里经验都非常丰富。除非出于我们战略上的考虑,我们基本不会控股。如果我们控股就表示我们投资失败了。按照“对堵”的游戏规则,我们从参股转为控股份,虽然股份增加,但事实上这已经表示我们的投资失败了。
问:如果创业者没有成功,您会不会把他踢掉,另择他人?
答:一般不会,我们要去鼓励他。作为投资人,我们也不可能熟悉每个行业,一旦我选中投资的项目,那他就一定是行业里的专家。完全替换,是不现实的。
问:如何面对国际资金的竞争压力?
答:其实不存在竞争,这是一个伪问题。国际资金和本土资本之间不是PK的关系,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和国外很多机构都是战略合作的,双方在项目和人才的交流上都有很多合作。他们有很丰富的经验,是需要我们学习的,而不是竞争的。
问:创业板即将推出,您如何看待目前的市场热潮?
答:创业板还没推出,就已经有上千家在排队了,这对于对于VC的退出有很大的帮助。其实,无论是创业板,还是股权改制,从1998年的下半年到1999年的全流通,其实退出机制已经形成。对于本土创业机构来说,他们的选择会更多。而对我们来说,却存在着很多不好。因为太多利好,导致了创业者胃口越来越高。这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还没想透自己的项目就开始卖概念,这是非常不现实的;另一种是成熟型的项目,他们给出的市盈率很高,对于溢价的评估比较随意。因为市场有不同的VC机构,所以在谈项目时也会非常不一样。并不是说我是VC,我就掌握了话语权,而是看我们双方对彼此的了解和把握。这都是双向的,是市场化的原则。
问:您眼中的投资热点是什么?
答:只要这个项目能赚钱,那就是热点。(没想到这句最直白的话,引起了现场的鼓掌,有意思.)
|
前一篇:最后一支舞曲
后一篇:市场验证了最好一支舞曲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