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初中阶段一)
(2022-03-29 17:13:59)
标签:
曾经的校园往事如烟让人感动 |
读书(初中阶段一)
如果你站在功桥的高处遥望下去,在茫茫大片的绿色圩区,用土坯墙围着的一处绿树成荫的地方,那就是我们一直向往的校园。校园里红墙黛瓦的平房,中间是砂石子铺就的道路,灰旧篮球下的操场已经长出了野草。四周简朴,设施简陋。但是,这里环境安静,整洁,生机勃勃。土围墙外是大片大片晚稻、棉花、玉米,斑斓的颜色把我们的校园给整个儿包裹了起来,校园成了花心。
学校三个年级,共六个班。包括教职员工两三千人。其中蔬菜庄稼地占据了很大面积;校内还养了耕田的牛,喂养了猪、羊;我们学生每个礼拜,都规定需在校工友指导下,下到自己班级的责任田里,翻地,栽种,施肥,除草。
新学期一入校,我们这帮十几岁的孩子,就脱离了在家由父母督管疼爱,开始以班级为单位过起了集体生活。
我们像新入伍的战士一样,听从学校铃声,起床,洗漱,上操,吃饭,上课,作业,娱乐,休息。
早晨,我们像刚睡醒的鸟雀,叽叽喳喳喧闹起来,各自拿着脸盆、毛巾、洗漱用品,涌向食堂旁边的野外大水塘,在朝阳里,围着一塘清清的水,在塘边忙着洗漱整装,嘻嘻哈哈晃动的倒影里,全是大家开心的笑。
校园生活紧张有序,铃声就是命令,我们必须赶在规定的时间内跑入操场,进入自己的班级,列队整齐,然后,做早操,跑步。天天如此,天天都要在操练中规范自己的行为。
同学们的一日三餐:早晚,稀饭馒头,中餐,干饭加冬瓜汤。中午,当饥肠辘辘的我们翘望着,等到了木桶饭、铁桶汤拉到各个班级教室门口的时候,大家迅速排队。当长巴子的黑铁勺,将一勺饭一勺汤舀进每个人碗里的时候,同学们有的站着、有的靠着门窗、有的干脆登在地下,呼啦呼啦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因为饿,吃得很香;调羹在磁缸、铁碗里,“咕哒咕哒”刮动的声音都能听到。也有同学开始抱怨了:天天都是冬瓜汤,一点油水都没有啊!有些同学附和。对于我们农村来的学生,见过饿死人、吃过树皮草根,这些苦还是能吃的。
我们都是步入青春期的孩子。生机勃勃,阳光向上。同学们抱怨归抱怨,大家同吃一锅饭,舀到碗里都一样,好坏没有攀比,还是有着没争没吵的快乐。
我们教室的外头就是一片空旷的操场,一下课我们就飞奔出去,在户外阳光下,在操场上嬉戏打闹,有时候竟乐得一身灰,滚得一头草,才伴着铃声进教室。
学校的住宿条件非常有限,晚上我们男生们集中就寝。小木床上下铺码在一起。一个班级的男生挤一个大房间。热闹啊!这时候有个别同学搞起了恶作剧,该熄灯休息了,他们还在蒙着被子学狗叫,讲笑话,常常被巡逻值班的老师逮去训话。
我们学校这里平时不放假(因为学生来自四面八方,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只能一个月回家一次讨米、讨伙食费,讨换季衣服。
平时在校园内,我们都是离开妈妈的孩子,只能自己动手学洗衣服,晒被子,料理自己的生活。这时候同学间的关心友爱,互帮互助逐步形成。吕万国见陶德海年龄小,替他洗衣服,几次以后不过意了,陶德海也给吕万国洗;我和桂东如睡一块,他几次把我的衣服洗了,被子晒了,我知道后也帮他的忙。戴宏江和林银章为抢洗衣服,还争了起来。董生那天早晨忽然大叫起来“谁把我的鞋子穿去了!”——原来他的鞋子泥糊斑秋的让王锡和给洗干净、晒好了,就放在他的床头,他不认识自己的鞋子了,还在床底下到处乱翻乱找……
互相帮忙到最后,我们寝室各人的牙膏、肥皂、脸盆、毛巾等等,大家一起变成公着用,是你的也是我的,是我的也等于是你的。连衣服鞋子都互换着穿。
谁回家带来了山芋、萝卜、锅巴、米面、咸菜,都拿出来,你一下,他一下,大家分享。那个时候,我们的肚子简直通掉似的,成天感觉到饿。同学从家里回来了有东西分享,既填了肚子又解了馋,实在是开心不已。岳平惠的父亲顺路带来了一坛子肉烧咸菜,盖子一打开,寝室里香味四溢,班上同学嗅到了,这回可热闹了,大家 “轰”地一下扑过来,你一块,我一块,抢着吃。抢着热闹,吃的开心。满寝室都是油滋滋的笑脸、咯咯的笑声。
在操场上奔跑,运动,有谁擦破了皮,扭伤了脚,其他同学马上涌过来搀扶,安慰,协助去校医室。裴仁义、张呂锦同学要交的六块钱伙食费钱不够,班上同学悄悄地你五分,我一毛,他两毛的为他们凑,给他两补缴。
母亲在家里牵挂我,几次徒步来校看我,因为路途远当天回不去,都是我们班上的女同学热心接待的。母亲来到我们寝室,嗔怪说,丫子们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我一看你们霞子这边,被子衣服乱七八糟,嗨!就像个猪窝。逗了我们这帮男生哈哈大笑。临走,母亲说,你们霞子在一块团结,我放心啊!
……
每每想到校园生活这一件件一桩桩暖人的往事啊,我就会嗓子发干,眼圈湿润。
那些年,学校还开展了“学雷锋”“做无名英雄”活动。所谓做无名英雄,就是做好事不留名,不让别人知道。于是,学校里的大礼堂,男女厕所等等公共场所,给别人在夜间悄悄的打扫干净了,是谁打扫的呢?都说不知道!(还有的同学找来了镰刀,趁着夜色给村子社员收割麦子)班上同学的衣服脏了,鞋袜脏了,谁给悄悄洗的?谁给收回、叠得整整齐齐?问你?问他?大家都摇头不知道!其实,你、我、他,我们大家都在悄悄的互相帮忙。大家心里都有数,每个人都有着热乎乎的感动。
(现在我在这里以文字形式记述这些,我们的孩子这一代人是绝对不会相信的,他们无法理解。但是,我所记述的确确实实是我们那一代人校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啊!当年的我们,就是那么的纯洁、无私、热心、互助,积极、向上。)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