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浪地标美食之旅五常稻花香靓禾秋收绿野仙踪olivia |
分类: 大城小试 |

都说五常稻花香好吃,能亲身去体验见证一下这地标美食实在是件幸福的事儿~错过了青绿的水稻田,没想到几个月之后就能有机会感受一下满目金黄的秋收景象,饱满低垂的水稻、成片的稻田、田间劳作的收稻人、一簇簇结实的稻谷堆、黝黑湿润的土地,这样的景象对于一个没什么田间经验的人来说,实在太难得~跟着小新小浪感受五常稻花香秋收的喜悦,从一束稻到一粒米,一起感受地标美食之美。
十一过后正是水稻的收割期,到达五常市杜家镇,田间四处弥漫着淡淡的稻香,虽然机器能比人工省去很多时间和力气,但这里的人们依旧靠体力辛勤劳作人工收割水稻,只为确保最大限度的颗粒归仓,镰刀起落,手脚配合,放眼望去一垛垛稻谷整齐的码放在田间,宣告着丰收的喜悦。俯身——一手握着水稻——一手拿着镰刀沿着稻秆底部快速割下——割好的稻秆搭在脚面快速前移——继续收割——待到够一捆的数量时,取几根稻秆打成绳结将其余稻秆捆成一垛,看着手脚麻利的收稻人,小伙伴们都跃跃欲试,动作不够娴熟标准也没关系,在这里真正第一次拿起镰刀,体验了一翻秋收的乐趣。
眼前闪动着繁忙的收割场景,耳边听着技术人员讲解关于水稻的故事。水稻成熟收割后,要捆成小捆,稻穗朝上一堆堆整齐的摞在田间,这期间也完全不怕风雨天气,雨水会沿着稻秆直流而下,稻穗不会被浸湿,成垛的稻谷里面是干燥状态。放在田间经过十五到二十天的自然晾晒,经过日照和昼夜温差的变化,稻秆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米中,大米的营养、品质和口感都要比机器快速烘干好上许多。
经过自然晾晒,等大米中的水分含量符合加工标准时,大批量的水稻会被运送到工厂进行加工,在这里通过先进的机械化生产真正从田间的水稻变成晶莹剔透颗粒分明的白米粒。不完全了解五常稻花香的人很难分辨市售的各种五常大米,这次秋收,专业的技术人员告诉我们,五常稻花香米粒中央有不透明的白斑,这个白色斑点叫“腹白”,或大或小,但一定会有~不知道怎么分辨稻花香的童鞋可以记住稻花香的这个特点~
劳作篇:

看着这里的人们完全靠体力辛勤的劳作,用“颗颗稻花香,粒粒皆辛苦“这样形容更加贴切~珍惜我们碗中每一粒米~下面这五张图片就能完整说明收水稻的基本步骤了,不仅要双手配合,还要手脚协调,小心不要让镰刀砍伤了脚~腿和脚是要推着割好的水稻走的,超有技术含量,不常下地的人很难配合得天衣无缝~
田间忙碌的景象,人们只注意到眼前等待收割的水稻了,丝毫不受我们的影响~
秋收,除了“喜悦”这个词还有“繁忙”~又一轮“割捆收”进行中~





金黄色的稻穗~剥一粒米出来,细细咀嚼,米香十足~
新浪地标美食之旅五常小分队的秋收队员们~大家一见如故~
收割过后的田地~
五常稻花香好吃,源于东北五常的黑土地,还有优质的水资源~看看这湿润黝黑的泥土~
随手拍一些田间地头的花草~
从地里收割回来的水稻,大家美美的拍个照~别看这小小一捆,抱起来真沉啊~来到这里的每个人,看着丰收的场景,都被喜悦的气氛感染了,掩饰不住的开心~
收割后自然晾晒在地里的水稻垛~
成果篇:
这是工厂车间正在加工中的稻米,我们所说的“糙米”~
晒完秋收和成果,不能不写写东北的美食~每道菜量都很足,家常朴实又不乏精致~
小鸡炖蘑菇~粉条软糯不烂,慢火细炖出来的菜很入味~
还有这个超级好吃的卤味拼盘~得到大家一致好评~猪耳朵、猪心、猪舌、猪头肉。。还有好多。。
和小伙伴们相聚第一次体验秋收,近距离接触地标美食,开心又收获颇丰的五常之旅结束了~感谢新浪,感谢靓禾,期待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