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模式》序言
(2023-11-27 06:53:30)
标签:
融入思想《融入模式》序言 |
《融入模式》序言
谨以此书献给伟大的祖国—新中国,成立60周年!!
进入21世纪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此,全党同志都在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创新。山东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动力厂片兆斌著的《融入模式》一书,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宝贵地探索。
首先,面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三次”转变,山东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动力厂片兆斌著的《融入模式》一书,可以说“鸣响”了思想政治工作转变的“信号枪”。
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也是新时期需要继续探索和给予创新的时代性历史课题。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起,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正在进行着第三次历史性的转变。1921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个历史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式,动员和组织了全党和整个中华民族投入了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秋到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二个历史时期。在这计划经济时期的三十年中,一方面,党把思想政治工作由适合革命斗争的工作方式,胜利地转变到了适合社会主义革命的工作方式,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次历史性转变;另一方面,由于党的政治路线在阶级斗争道路上的偏航,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在极其复杂曲折的道路上艰难地行进。以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了第二次历史性转变。从1979年初到2009年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应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第三个历史时期。在这一改革开放伟大的三十年里,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紧紧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足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工作基础和中国人民波澜壮阔的新实践,主动迎接西方文化的新思潮,积极对西方优秀的人文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借鉴吸收再创新,对两种文化中不利于新时期党和民族健康发展的要素,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扬弃,逐步开创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依据中国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判断,2009年到2039年,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三十年。过去三十年,“粗放型”发展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粗放型”发展走向科学发展,应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与“粗放型”发展走向科学发展相适应,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要经历第三次历史性转变。围绕着如何推动国家、民族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全党都在进行积极地探索,未雨绸缪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三次历史性转变。山东鲁矿集团动力厂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模式”的潜心探索,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鸣响”了思想政治工作转变的“信号枪”。
其次,山东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动力厂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入模式”,综合分析其厚重可行的内容,可以说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发展模式。
全书从四个方面(一、融入思想;二、融入途径;三、融入方法;四、融入督查),深刻地总结、分析、论证与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入模式”。在“融入思想”这一“模块”里,从“融入思想”的产生根基入手,进而充分地阐述了“融入思想”的理论内涵、基本元素、要素结构和知行要求。在构建的“融入途径”“模块”里,通过对“两比一思”、“思想剖析”、“责任道德”、“血说安全”、“思进专栏”、“醒语牌”、“职工提示牌”、“廉政送字”、“道德签字”、“会议乘载”、“联点调研”、“单项劳动竞赛”、“规范制度”、“‘三写’传媒队伍”、“女工恳谈会”、“青年技术学习会”、“科技智囊团”、“一堂课”等十八个层面的论证分析,确立了科学的“融入途径”。在“融入方法”的“模块”设计里,贯穿着一个主题思想,就是“符上合下”地“抓学习,促生产”,“有序,规范,创新”地开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融入督查”的“模块”设计中,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科学地设计了“二十字”治厂方针;“全员安全,全面覆盖”的督查理念;“管理下移,模式规范”的工作方式;“不是工作,就是学习”的目标管理;“‘三个一’团队精神”。总之,遵循一种思想,经过十八种途径和方法,通过五种效果督查标准,“为了一个共同的生产经营目标,发出一个共同的声音,迈出一个整齐的步伐”,确立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发展模式。
张希贤
2008年12月16日写于中共中央党校
—————————————————————————
《融入模式》序言
企业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一点容易取得共识。但在如何做好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上,一直多有争论。自我国步入市场经济后,改革发展的过程给企业管理者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创新舞台,在这段丰富多彩的时期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改革的大潮中,为企业、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思考、探索,力求用思考、探索的成果推动改革,使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从而为国企改革、为中国经济发展发挥独特的优势。实践证明,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管理,不仅使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了用武之地,而且与企业的其他管理相得益彰,体现了二者的完美境界。
片兆斌同志就是在国企改革中的最早探索者之一。该同志从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多年,凭着对工作的高度负责精神,在思考中探索,在践行中总结,因而能把“融入思想”在岗位上尽情演绎。之所以能在探索实践中小有成绩,源自于作者勤学善思、写作不辍。读《融入模式》一书,读者们还会感到书中某些语句似曾相识,这应该是作者对毛泽东思想情有独钟的必然流露。以此,作者所说所写亦曾为有些人所叽所讪。正是作者不惧哂笑,矢志耕耘,才有读者们面前这本小册子。作者多次嘱我为其累赘几句,推脱不果,故是为序。
纪俊华
二OO八年仲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