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4】香港最值得一看的博物馆:海防博物馆(一)

标签:
香港鲤鱼门炮台海防博物馆旅游 |
分类: 玩乐——乐游神州 |
百度百科:香港海防博物馆位于香港筲箕湾东喜道,全馆面积约34,200平方米,是香港历史博物馆分馆之一,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是由具百年历史的旧鲤鱼门炮台修建而成。
经过军车及大炮展览场,一门银灰色大炮横卧眼前。
这门大炮曾在1880年代安装在西区的卑路乍炮台,至1930年代英军重组香港海防部署,该炮台被废弃。炮台所有设施均被拆卸,只余这门大炮在原位摆放,直至1997年被移至博物馆展出。
英国制雪豹二型巡逻车为二次大战后设计,是专为英军生产的快速侦察车。
英国制撒拉森二型装甲运兵车,这款运兵车于1950年开始生产,供英军于世界各地崎岖地势上行驶。此车原为皇家香港军队所有。
英国制彗星一型坦克车,是英军在二战期间生产的最后一款中型坦克车,在1945年初的战事中首次使用。在朝鲜战争期间,英军把一批彗星一型坦克运到香港,最后只留下一辆放在石岗军营,直到1995年皇家香港军团解散。
1860年代美国制15寸口径前装滑膛大炮,由美国海军军官达尔格伦所设计,它出产后即安装在美国军舰卡托巴号上,其后连同军舰一并售于秘鲁。1880年代末,秘鲁与智利交恶,卡托巴被击沉,此炮应于该舰一同葬身海底,但于1988年5月,竟在九龙红磡湾附近海底捞获。至于背后之原因仍待考证。
接待大厅,右边的塔楼是电梯,乘上电梯可以到达位于山顶的堡垒。
接待大厅外面展示的两尊大炮。这两门炮是于1980年6月连同九门同类型大炮在漆咸道南一处地盘地下5.2米处出土。它们各重1,930公斤,有效射程为8,700米。炮管内共有膛线二十枚。
一队有组织的老年人参观团正从展厅出来,好些人还拄着拐杖。
堡垒是博物馆的主体建筑物,修复后以特制的帐篷覆盖。这里前身是旧鲤鱼门炮台,是百多年前香港最具规模的防御工事,也是1941年香港保卫战的一个重要战场。
堡垒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常设展览厅,陈列常设展览“香港海防六百年”。
常设展览“海防风云六百年”布置在堡垒原来的营房、弹药库等地下工事里。展厅共有11个,分别为前言、明代海防、清代海防、鸦片战争、英治时期三个、日军侵港、日占时期、义勇军团、香港驻军。每个展厅都有图片实物和影像资料,可以自行选择普通话、粤语、英语,对了解香港的历史很有帮助,非常值得一看。
复仇女神号为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835至1840年在利物浦建造,排水量六百六十吨,配备两门三十二磅及四门六磅大炮,并可载船员九十人。自1840年3月启航后,此船即开赴中国参与多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战役。
1941年12月英国皇家海军添马舰被炸沉,这是添马舰的徽章。此徽章原为一对,悬于中环威尔斯亲王军营驻港英军总部之入口大闸上。徽章上所刻之“1878”为添马舰首次访港之年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