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名菜——大煮干丝

(2009-12-14 14:13:59)
标签:

美食/厨艺

大煮干丝

扬州

分类: 吃喝——素菜

扬州名菜——大煮干丝

 

大煮干丝,是一道首创于江苏扬州的传统名菜。此菜的来历,至少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清代,扬州盐商、官僚、文人云集,茶社应运而生,相互竞争。二是,扬州厨师创新出一道“加料干丝”的菜肴。清人惺庵居士品尝之后,在《望江南》词中写道:“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千丝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 词中展现了一幅生动的饮食风俗画。据烹饪专家考证,那“加料干丝”就是“大煮干丝”的前身。

另一种说法是:清代,乾隆皇帝来到扬州,扬州的地方官司员聘请名厨为乾隆烹制佳肴。其中,有一个“九丝汤”,味道鲜美,颇受好评。所谓“九丝”,是以豆腐干丝为主,另加火腿丝、笋丝、银鱼丝、木耳丝、口蘑丝、紫菜丝、蛋皮丝、鸡丝、海参丝、燕窝丝等。由于豆腐干切得整齐均匀,长短一致,粗细不超过火柴杆,颇显刀工的精细,后来改称“煮干丝”。再后来,又改称“大煮干丝”,延用至今。

原来这道菜的名称,由“煮干丝”改成“大煮干丝”,是火候的缘故。同样的干丝原料,同样的鸡汤煮制,现名比曾用名多了个“大”字,意在强调“大煮”,而不是一般的煮,更不是“小煮”。

大煮干丝是沸水“浸烫”后入鸡汤“煮”成,所以扬州人俗称“先烫后煮是大煮”。

“浸烫”和“煮”是两种不同的烹饪技法,对火候的要求也不一样。

“浸烫”是在水烧沸时下料,让原料骤然受高温加热,外皮紧缩,形成脆性,同时也清除了异味。随后离火,水温缓慢下降,成为性质不太猛烈的柔性热能,不断渗透到原料内部,并有足够温度使原料组织变性,在失水较少的情况下成熟。

“煮”主要是运用刚性火候让原料在旺火或中火烧沸的水中受热,在热能作用下变性分解,在短时间内成熟。煮法以最大限度抑制原料鲜味流失为目的,所以加热时间不能太长,以防止原料过度软散失味。

“大煮”出来的干丝色调清淡,口味清鲜,风格雅致。现在分布在各地的淮扬风味饭馆,都少不了大煮干丝。

 

老公的小姨从扬州来,带来了有名的扬州干子。扬州大煮干丝名扬天下,其主要食材干子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有了正宗的扬州干子,我也试着做了一回大煮干丝。

 

主料:扬州干丝干、冬菇、冬笋、木耳、鸡脯肉、莴笋、干贝、大开洋 (没有火腿丝)

配料:盐、料酒、葱姜、胡椒粉

制作:

1、将方干先批成薄片,再切成细丝(据说刀工过硬的厨师能将一块干子批成18片,我也片了18片,只是厚薄有些不匀扬州名菜——大煮干丝);

2、锅内加入清水煮沸后倒入干丝,用筷子拨散,关火,稍凉后捞出,再用沸水如此浸烫两次沥尽水;

3、冬菇、冬笋、木耳切丝后用沸水焯过;

4、干贝、大开洋用料酒浸泡软用清水洗过;

5、鸡脯肉加少许料酒入微波炉高火蒸熟,冷却后切细丝;

6、生姜、莴笋切丝、葱切细末;

7、锅置火上,倒入植物油,放入一半姜丝和葱末爆锅,随即放入干贝和开洋煸炒,烹入少量料酒稍煮片刻;

8、锅中加入热水(有鸡汤最好),将干丝和所有原料放入锅中,大火煮十分钟,加盐调味,再煮五分钟,撒胡椒粉,即可出锅,装盘,放入姜丝、葱末即可。

 

扬州名菜——大煮干丝

扬州名菜——大煮干丝

扬州名菜——大煮干丝

扬州名菜——大煮干丝

 

 

 

干丝三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