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厨艺 |
分类: 吃喝——米食 |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重要的节气,我的老家管这一天叫过冬。这一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过了冬至后,日光照射北移,白天愈来愈长,黑夜愈来愈短,寒冬数九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数起。
冬至的吃食各地也不一样,在我老家冬至的早晨是要吃圆子(即汤圆)的。记得小时候在冬至的前一日晚饭后妈妈就开始张罗着做圆子,那时候各种食品也较匮乏,圆子粉是农村的亲戚送的,比较粗,没有现在的粘;商店里也没有现成的汤圆馅卖,一般是用碾碎的桃酥做的,有时也就只做实心圆子(没有馅料的)。那时妈妈总是一个人做,不让我和哥哥参与,妈妈说做圆子时不作兴乱说话的。等我长大些了,妈妈才让我和她一起包,刚开始时我只会做没有馅的,后来才学会了包馅儿的。再后来超市里有现成的汤圆卖了,妈妈也不再自己包了,只是在冬至的前几天买回几包汤圆放在冰箱里,等到冬至的那一天早晨煮上就行了。
虽然现在超市里有着甜的、咸的等不同口味的汤圆,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实心圆子。大大的圆子,咬上去很有嚼劲,拿筷子夹上一个,沾上一些白砂糖,放到嘴里,粗粗的砂糖颗粒在牙齿间咯叽咯叽响着,我就喜欢那种感觉。
今年的冬至我决定自己包圆子,早几天就买好了水磨糯米粉,馅料是自磨的芝麻和核桃粉加白糖做的。将糯米粉倒在小盆里,加入刚烧开的水,揉成团,再搓成条,切成一个个小挤子;然后将小挤子窝成小碗状,放进馅料,包成团,再用双手掌窝起来搓几下,一个圆子就做好了。
做好的圆子平放在一个盘子里,上面盖上湿布,防止干裂,过冬的早晨一家人就吃上我做的圆子了。
前一篇:【上海 1】上海动物园
后一篇:上海咸泡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