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梦浩然

(2022-10-15 00:34:46)
标签:

七律

梦浩然

黑龙江

杂谈

七律·梦浩然
七律 · 梦浩然
黑龙江上黑龙游,涤浊扬清福泽留。
虎啸山林歌自在,鹤鸣湿地唱无忧。
江边老汉枕龟睡,忘却人间各种愁。
卧拥黄金千万两,可如甜梦共清秋?

这图下方三分一都应裁剪掉才好

“梦浩然”与“孟浩然”,读音相同,内涵有别。但在本文中,也不是没有联系。
孟浩然是盛唐大诗人,与王维并列为山水田园派创始者。孟浩然的姓名是不是来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尚未发现资料述及此事。俺猜测可能是,说不定还是孟子的后代。
孟浩然既没有“高学历”,也没有当过“高官”。四十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随后在太学赋诗,其中“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句,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这就相当于如今一名考运很差的学子,考清华大学落榜,却在清华大学作了一场很受欢迎的讲演。
至于“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好在那里?俺水平有限,还没有品味出真滋味。但却让俺想起虞世南的一首吟《蝉》的诗:
垂柳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或许是因为都有“禅意”?!
孟浩然出生时,虞世南已经去逝50多年。一个说“流响出疏桐”,一个说“疏雨滴梧桐”。似乎有些“相同”,却又不太“相同”。从现实的角度说,梧桐在“蝉”还能“流响”之际,枝叶是极稠密的,蝉也极善“隐身术”,否则,难以生存。客观地说,虞世南说的“疏桐”不太切合实际,只能视为中国诗人作诗爱涉及“梧桐”的习惯使然。“疏雨”倒是客观存在的,一般都很短暂,或是密集雷雨来临之前的“序幕”。“疏雨”的雨点多数比较大,滴在梧桐叶上往往有“沙沙”的响声。与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恰恰相反。



孟浩然既然能成为公认的山水田园派诗的开山鼻祖,至少表明他观察自然非常细致,思考也很深刻。
俺最欣赏的孟浩然的一首诗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增羡鱼情。
其中被公认为佳句的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俺曾经作过一首《赠网络博友诗》中,有句“雁柱摇波停白鹤,铜弦撼浪遏蓝鲸”,就是受孟浩然这首诗的启迪,“化用”出来的。上联对句是“春霖似露响泉注,秋翦如风韵罄蘅”。由于该对句中隐藏着中国古代名琴“响泉”和“韵罄”,所以才涉及“雁柱”和“鉰弦”。
再多说几句题外话。俺《赠网络博友诗》中的“春霖似露响泉注”,不只是对古琴“响泉”弹出的乐声的“美容”,也是对“春霖”观察的写实。首先是来自儿时故乡老房子接天水的记忆,在屋檐下挂着长长的接水器,春雨沿着屋顶的瓦槽流进接水器中,再从接水器流进接水的石盆或陶器中,响声时急时缓,时断时续。俺小时候因为喜欢将小手伸到陶盆上面接“滴水”玩,便遭至父亲的呵斥:这水是要用来泡茶喝的,不是让你洗手的。七律·梦浩然此一景也。另外则是在苏州近三年内,观察到春雨从虎丘剑池上的假山石上滴到下方“剑池”泉中的声响,不禁与苏州评弹那个弹琵琶的老人,和另一位曾为我们弹奏古琴的美女弹出的乐声联系起来,又是另一翻情景。俺的这个爱听“雨滴泉响”的嗜好,是不是与俺的八字纳音就是“泉中水”有关?不得而知。七律·梦浩然据说吴锡的著名二胡演奏家瞎子阿丙的名曲也是在听着“雨水”滴进“泉”中的声响创作出来的。俺的这个习惯,现在还很严重,常常在雨天看着、听着雨水一滴一滴地打进白鹭湖水中,能站一个小时都不厌倦。俺还喜欢看珍珠泉中泛出的泡泡,同样不知疲倦。原来,俺也是一个喜欢“泡沫”的人。七律·梦浩然

孟浩然还有一首当今小学生都会背诵的名诗: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绝对的自然流畅,平白如话,而又寓意深远。但是不合“五言”律诗的格律。

我们都知道,律诗最被中国学院派诗词大家认可的是杜甫的诗。但是实话实说,别说是平民百姓能背诵出来的杜甫律诗有限,就算我们,真能记得铁牢的也为数不多。李白、苏轼的诗就要好记多了,许多不用刻意背诵。
孟浩然作诗的重要体会是,要有“弦外之音,像外之旨”,但又得寓于“自然”之中,并明确提出不要受“格律”的束缚。
既要“合律”,又要“自然”,这样做出来的好诗,只能是极少数。我的一位诗友,出了几本书。我记得最清楚的只有一首,而且只看了一遍,就记得铁牢。内容是:“鸡鸣同傣寺,人醒豁蒙楼。荣辱胭脂井,兴亡叹覆舟”。因为这首诗中暗藏了南京在鸡鸣寺可见的四个名胜景点,又有相关典故,很容易记牢。如果完全“脱实向虚”,就变成了空洞的辞藻重组诗。“自然”也是要建立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的,并不全是子虚乌有的想当然。
我的这首《梦浩然》,首先是看到一则报导黑龙江边有一位老人枕着乌龟熟睡的事实而引发的,然后又反复搜索了有关黑龙江的名胜景点和传说,是以事实为基础组成的一首诗。有些许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黄鹤楼》的影子。至于“立意”,是存心要与古人吟咏“情愁”的诗词相反,也算是学套毛泽东“咏梅”的思路。至于黑龙江边连枕龟而睡的老人的行为,是否有失当之处,不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但是,也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首幅配图用了自P的一幅“睡佛”,老人只是陪衬。好在这个老人还颇有“佛相”。网上的这个图片太大,不是俺喜欢的格式,却又没法修剪。

在黑龙江众多的名胜景点中,俺最喜欢的是被誉为世界最佳、音乐厅----哈尔滨大剧院。这个剧院的造型,不但状似“龟蛇合体”的“玄武”,又与大庆城区的“龙凤湿地”相像。非常有利于组合诗词对句。但是,为了符合“梦浩然”的主题,只选用了世界第一的东北虎饲养繁殖基地,和世界第一的丹顶鹤繁殖湿地,其它名胜景点只好统统“割爱”。由于黑龙江有“地上沃野千里,地下黄金万两”之称,最后一联就扯上“黄金万两”,也算对其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有了一个交待。

“浩然”之“梦”中,“想”什么就有什么……当然,如果什么都不“想”,那就什么“愁”也没有。
“愁”随“想”生,亦随“想”灭。

这“玄武”音乐、大剧院就是“歌自在”、“唱无忧”的最佳场所。而且这“蛇头”特别生动。
眼镜蛇虽然很可怕,但一听到音乐就不停地起舞,忘记了一切。又有"龟身“,诗中未及,以图代之。

这是黑龙江大庆城中的“龙凤湿地”,与音乐、大剧院“龟蛇合体”的造型也很相象。

虎啸山林歌自在,鹤鸣湿地唱无忧
东北虎与丹顶鹤对生存环境的“自然生态”要求都很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