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驴趣

(2013-01-06 01:40:37)
标签:

杂谈

旅游

在网上搜索有关“驴”的成语,几乎全部是对驴的贬低!本文取名“驴趣”,开宗明义表明自己对驴的褒扬。但是,此驴非彼驴,今驴非昔驴。本文的“驴”特指户外活动爱好者。

 

不知道“旅”何时、如何变成了“驴”?据说“驴”一词起源于新浪网,最初由新浪旅游论坛传出,是旅游的旅的谐音,泛指参加旅游、自助游的的人。

 

2012年元旦,自己第一次当“驴”,跟随“土地”走了广州的龙眼洞森林公园、猪仔山、火炉山,上午8时余出发,晚上8时余出山。虽然身体累极,但是内心high极。可惜,由于不懂得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导致右膝关节韧带损伤,此后一年未曾再“驴”。

 

2012年12月中旬,我给土地打电话,问他元旦期间有什么活动计划?他告诉我打算去从化走山,我立即申请参加。12月20日土地带我买了走山必需的装备:背包、鞋、衣服、手杖、头灯,….等等。万事俱备,只待东风。

 

2013年1月2日上午8:30,自己遵命准时到达体育东路广州酒家门口的聚集点,9:11正式出发,一共有3辆车,40余人。我们的车上,我只认识土地,他是我的咸宁同乡,是资深老驴,虽然年轻,但是德高望重、口碑极好,所以行内人均尊称他为“爷”,即“土地爷”。由于户外活动有不问隐私(不问姓名、不问年龄、不问工作、不问婚姻等)”的行规,驴友们均以网名自我介绍,他们是:阿明、板凳、卓而不樊、孤雁、duoduo、duoduo & me、土拨鼠、麦芽糖、小芳、蓝色心蓝色天、夜静思、蓝色心语、子韬、小鹰、奶酪、枯叶残迹、Birdfly、Moon·one、虫子、哦霸。

 http://s9/mw690/4fdb7c28gd2aac14607f8&690

汽车向前飞奔,车外山体倒流,车内笑语欢声。沿途停车采购柴米油盐酱醋酒等生活必需品。12:44到达从化良口镇石明村,13:14自己随最后一批驴友一起进山,14:55到达营地。自己在驴友的帮助下扎好帐篷,随后取水、检柴、清洗,土地爷、哦霸等人挖地垒灶、煮面、炒菜。16:00午餐,土地给大家分装面条,哦霸给大家分发炒肉。尽管饥肠咕噜,大家自觉排队,依次前行,秩序井然。午餐后立即开始准备晚餐,在总指挥土地爷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动手,分工负责。哦霸切菜、哆肉,土地爷炒菜、炖鸡,自己煮饭、炖肉,……。18:30晚餐开始,饭前自己担心饭菜太多,结果如风卷残云、一扫而光。虽然米饭夹生,自己觉得愧对大家,但是大家毫无怨言,依然吃得津津有味。19:30篝火晚会开始,晚会由“鱼大”主持。首先由我介绍创伤急救的基本常识,随后“沧海”与土地爷介绍了户外运动的8字原则:即安全、理性、科学、环保。告诫大家,生命宝贵,安全第一;讲究科学,防止盲目;头脑清醒,理性活动;保护环境,造福后人。自己是第一次听到这些内容,受益匪浅,深受启发,不知道其它驴友感觉如何?当晚的高潮来自随后的行酒令,大家围火而坐,轮流报数:逢7或7的倍数未回避者喝酒,男驴一杯,女驴半杯。随后土地爷又出了一个新的行酒令:牌点加数,数落谁家谁喝酒。不到4个小时,近30斤青梅酒竟然被喝个底朝天。自己不胜酒力,21:56进帐休息,部分驴友狂欢至24点。帐篷外山风呼啸,帐篷内鼾声如雷,自己一夜无眠。

 

http://s6/mw690/4fdb7c28gd2aac8a4ef05&690

http://s3/mw690/4fdb7c28gd2aacafc9142&690

http://s9/mw690/4fdb7c28gd2aacc4480d8&690

http://s6/mw690/4fdb7c28gd2aefee34e55&690

http://s13/mw690/4fdb7c28gd2aacd0ad3ec&690

3日早晨7时整,手机闹钟准时想起,自己迅即起床,与大家一起生火做饭。9:10沧海带领大家做上山前的热身运动,9:20正式进山,目的地为通天烛台。我不解其名,驴友说,初夏时节,山上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远看恰如顶天红烛,故名通天烛台,其最高海拔1020米。进山的兴奋与喜悦瞬间即逝,取而代之的是漫长的挑战与考验。自己沿着陡峭的羊肠小路艰难地攀登,不时抬头寻找远处的顶峰,感到暗无天日,看不到希望。走出浓密的原始树林,迎来半山的杂草,顿感视野格外的开阔,但是伴随而至的是格外狂野的风力。自己沿着草坡继续向山顶攀行,每上升一步,感觉气短一寸。几乎耗竭之时,11:10终于登上山顶。此时,自己的生理与心理产生了两种完全相反、截然不同的感觉。生理上深感“高处不胜寒”,山顶气温接近零度,风力介于9-10级,没有树木遮挡,几乎可以把人卷走。心理上满怀成功的喜悦,而且的确“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不懂政治,不知道当官的为什么总喜欢往上爬?那些登峰造极的政治家是否有同样的感受?由于山顶风力太劲,气温太低,大家不敢久留,合影留念后,迅速沿原路返回。本以为下山会非常舒服,非常容易。实际上正如俗话所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时,自己几乎不能向前直行,而只能侧行。12:40回到营地,未曾休息,迅速拔营。13:20自己背着30多斤重的行李离开营地,沿途多次想停留下来休息,看到大家均在前进,自己只好硬着头皮艰苦地跟随,累得一路无语,14:34终于出山。看到我们汽车的一霎那,全身肌肉突然松弛下来,骨骼似要散架,几乎倒地。驴友们随车返回良口,15:47到达凤凰阁农庄吃午饭,随后在原味林温泉泡澡,18:30离开从化,自己回到家里已经是20:40,称量体重发现少了1.5公斤。

 http://s9/mw690/4fdb7c28gd2aa33d4fb28&690

两次当驴,感触与体会深刻,“挑战身体极限、实现追求的喜悦”自不必说,而且经常被感动。一为友爱而感动:驴友们互不相识,但是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关心。2012年元旦第一次走山时,一位小驴友将她自己的手杖送给我,自己用树枝当手杖;本次走山时,多数驴友未带食品,Birdfly及小鹰将自己的巧克力及饼干主动与大家分享;土地爷为本次走山更是操心劳体,忙前忙后,每次最后一个吃饭。二为环保而感动:2012年第一次走山时,几位不知名的驴友沿途拾检垃圾,一直送到山下的垃圾场;本次走山,自己到溪流洗菜时,本想将废弃的菜叶直接倒入溪流,一位驴友告诉我,垃圾要深埋或焚烧。三为坚强而感动:duoduo及土拨鼠是两个不足10岁的小驴友,他们跟随妈妈进山、上下攀登。本次走山,女驴友几乎占半数,但是没有一位掉队。四为希望而感动:本次走山,驴友多数为80后青年,回想自己与他们同年龄时的所作所为,自己深感汗颜。从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国家的力量与民族的希望。

 

特别说明:本文未经驴友审阅,名字可能有误,敬请驴友们更正。每一项活动的具体时间,均以自己当时的记录为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平安夜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