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篇:8、人类语言的由来
(2023-03-19 14:54:11)意识篇:8、人类语言的由来
语言是怎样产生的呢?
语言的形成并不是某些学者所说的,是因为人类进化出了较为敏锐的听觉。不少动物有着远远超过人类的敏锐听觉,但它们并没有形成语言。
按照符号哲学家卡西尔的见解,语言是一种符号指称系统,而符号指称的制作和使用是人类意识结构的一种先天能力。
按照美国学者的见解,认为语言发生于远古智人群体狩猎采集的分配式食物分享生活。美国学者理查德·利基在他的《人类的起源》著述中介绍了“艾萨克1978年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一篇重要文章,宣布他的食物分享假说,这是人类学思想上的一个重要的进展。在这篇文章中,他把着重点从作为塑造人类行为动因的狩猎,转移到协作地获取和分享食物上来。采取食物分享有利于发展语言、社会互助和智慧。”
我很赞同艾萨克的语言起源于食物分享的见解,只是认为还需要加上补充,即是分配式的食物分享。一些动物群体也有食物分享,但这些动物的食物分享是强者优先和蜂拥而上,不是分配式的食物分享。分配式的食物分享产生了对食物对象的指称和描述,如品种、部位、份额,分享者、用具等指称和描述,使得远古智人群体喉咙里发出的声音,由警示、呼唤、情感的生物性叫唤嬗变为了指称和描述对象的声符,并由指称和描述的声符组合发展为各个地域发音不一的氏族部落口语,并扩展到食物分配外一切对象的指称和描述。在历史的发展中,随着部落联盟和国家产生,由声符和图符的结合则进一步产生了行政管理的文字语言。
许多动物和人类一样也能够从喉咙里发出声音,可是为什么它们却不能够和人类那样用喉咙里发出的声音制作为语言,获得一种语言的交流沟通方式呢?
有学者认为对于人类而言,语言是生而具有的。这种生而具有得益于人类DNA中有一种特殊的语言基因。这种被称之为FOAP2的语言基因,存在于人类的第7条染色体上,是一个与语言功能发育有关的基因。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小组认为:“我们的研究证明,人类与黑猩猩FOAP2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均有差异。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大脑具有与生俱来的言语能力,而黑猩猩不具有这种能力。…
以色列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人类简史》著述中采用了这个说法,认为七千万年前,“某次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智人的大脑内部连接方式,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语言来沟通。这次突变,几乎就像是吃了《圣经》里那棵知善恶树的果实一样。为什么这只发生在智人的DNA里,没有发生在尼安特人的DNA里?我们现在只能说这就是纯粹的偶然”。
为何人类会种群性的(不是个别成员)产生FOAP2的语言基因?这种FOAP2的语言基因的种群性出现是否为纯粹的偶然呢?对此,我们没有能够在美国研究人员的报告中得到任何说明。
我认为,把人类的语言起源归结于纯粹偶然的个体基因突变,或者归结于上帝的恩赐是根本说不通的。人类的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的指称抽象描述,这种符号系统指称抽象描述的语言是群体性发生的,应从符号系统介入的群体性的文化演化的经验历史中进行阐明。特别是FOAP2语言基因的产生也应从智人到人类的群体性文化演化的经验历史中获得阐明。
在远古蛮荒时代,智人种群为谋求生存繁衍,产生了两个最为重要的活动:
一是氏族部落群体分工协作的狩猎采集;
二是氏族部落群体成员分配式食物分享。
远古智人是一个杂食性,没有肉食猛兽体能和尖牙利爪的种群,为谋求生存繁衍唯有的途径是,通过群体分工协作的狩猎采集,如男性成员狩猎,女性成员采集的分工协作获得更多的食物,才能保障氏族部落的生存繁衍。
人以食为天。分配式的食物分享生活最为经验实际地产生食物指称的需要。分配式的食物分享对智人种群的氏族部落的全员生存繁衍是最有益的,它改变了动物世界的那种强者优先和蜂拥而上,产生了一种估计氏族部落全体成员共享的原始平等。
分配式的食物分享生活的最为自然简便方式,是用人人喉咙里随时都能发出的、耳朵即时都能识别的声音指称和描述对象,这样的分配式的食物分享指称使得智人种群喉咙发出的声音,从警示、呼唤、情感的生物性叫唤,转变为了指称描述对象的文化性声符,产生了一种氏族部落以声符组合的口语描述的交流沟通方式。并在指称和描述对象的群体习惯中,由食物分配对象的指称和描述进一步扩展到了食物分配外的一切对象的指称和描述。
声符指称的出现,使得智人喉咙里发出的声音发生了功能性的转移。卡西尔在《人论》的著述中指出:“这样的转移意味着,以前一直只是强烈情感的无意流露和吼叫的音调,正履行一个全新的任务:它们在作为传达确定意义的符号而被使用”。
这种具有指称对象确定意义的声符为人类语言的出现打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