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识篇:7、概念和本质

(2023-03-18 21:04:14)

意识篇:7、概念和本质。

不少学者认为,本质源自于概念对事物的共同本质抽象,或者说,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德国工业标准将概念定义为一个“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映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

把概念称之为是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抽象或提取,这样的说法对不对呢?我的见解是:事物并没有固有的本质属性,本质是概念抽象统摄的共性建构。金岳霖主编的《形式逻辑》中,有这样的见解:“在事物的特有属性中,又有些是本质属性,有些是固有属性”。至于如何来区别本质属性与固有属性,金岳霖主编的《形式逻辑》没有给出实质性的说明。

例如,商场里的物品各有固有属性,用来交换,它们的共同本质属性在我们的思维中,则是以“商品”命名的概念抽象统摄的共性建构;用来“食用”,它们的共同本质属性在我们的思维中,则是以“食品”命名的抽象统摄的共性建构;用来穿着,它们的共同本质属性在我们的思维中则是以“服装”命名的抽象统摄的共性建构;用来送礼,它们的共同本质属性在我们的思维中,则是以“礼品”命名的抽象统摄的共性建构。

又如,黄沙、水泥、石块、木料、塑料、钢材等等,它们有各自的物理属性,但它们的各自物理属性,并不是它们的本质属性。当它们共同处于建筑物的概念统摄的共性中,我们的思维才会以“建材”这个概念抽象统摄的共性建构,赋予它们共同的事物本质属性。

由此,本质不是对象的固有属性。本质的奥秘在于,事物的本质属性,全在于事物处在那种概念抽象统摄的共性建构中。我们常说事物有现象和本质之分,“现象”是我们的思维对知觉的直观表象的命名,“本质”则是我们的思维对事物的概念抽象统摄共性建构的命名。

人们思想的对事物会有的不同概念抽象统摄的共性建构本质认定的不同。例如,关于人的本质属性,就有种种本质属性之说。有阶级属性的本质之说,有生物属性的本质之说,有生而平等属性的本质之说,有自由意志属性的本质之说,有利益属性的本质之说,有性本能属性的本质之说,有人性的本质之说,等等。对于一个对象的本质属性的认定:一是要看这个对象处在何种事物关系的概念抽象统摄的共性建构中;二是同一事物处在诸多不同的概念抽象统摄的共性建构中,就会有它的诸多本质属性的认定。

由此,事物有种种固有的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形态属性、关系属性可以为感官知觉的经验观察发现,唯独没有事物的本质属性可以为感官知觉的经验观察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是概念抽象统摄的共性建构。离开了概念抽象统摄的共性建构,一切事物的本质属性都会消逝而去。人的头脑有了概念抽象统摄的共性建构,才有了事物本质属性的观念;动物的头脑只有感官知觉的直观表象,它们的头脑是永远不会生成事物本质属性的观念。当然,不能以为,我们思想中的概念抽象统摄的共性建构是可以由思想任意赋予事物的,概念抽象统摄的共性是以事物处在何种实在的事物关系中来建构和认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