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汀类在慢性肝病中的作用

(2025-05-14 06:12:03)
标签:

他汀类

肝纤维化

肝细胞癌

肝性脑病

健康

分类: 临床用药
他汀类在慢性肝病中的作用

他汀类药物具有降低胆固醇、稳定斑块和抗炎的作用,并有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它们通过抑制肝脏中的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的生成,从而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近年来发现,他汀类可预防肝纤维化,降低肝癌发病率的风险。

1.他汀对肝脏有哪些益处?

(1)预防肝纤维化: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肝纤维化进展!一项发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称,如果慢性肝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则能够让患肝功能衰竭的风险降低22%,让患肝细胞癌的风险降低33%。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他汀类药物还有望改善肝纤维化进展。另一项研究共纳入744位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74.9%的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14.5%存在进展性肝纤维化。研究显示,使用他汀会降低65%的进展性肝纤维化风险。这是在考虑了年龄、性别、族裔、体重指数、白蛋白、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和肝酶等之后的结果。

(2)预防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肝硬化的常见严重并发症,超过40%的肝硬化患者会出现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氨学说仍为当前主流学说,而门体分流使大脑暴露于氨以及与HE神经病理学相关的毒素,炎症又可增强氨诱导的神经毒性。肝硬化中引起门体分流主要包括以下两点:门静脉高压会机械地迫使血液通过门体侧支流出肝脏引起分流;肝窦纤维化破坏了肝细胞与血液内容物之间的正常相互作用、引起肝内门体分流。而他汀类药物除可降低门静脉压力外,还有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故使用他汀类药物防治HE的作用理论上是合理的。台湾的黄惠春等在大鼠试验中发现普伐他汀可有效改善急性肝衰竭所致的肝性脑病。但目前国内外尚无大型临床试验证明他汀类药可明确预防肝性脑病及降低肝性脑病患者死亡率,故他汀类药物在防治HE方面的潜在益处仍需要严格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中进行研究。

(3)预防肝硬化细菌感染:肝硬化患者常易并发细菌感染。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在各种细菌感染中已有广泛研究。有研究发现,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明显降低社区获得性菌血症的风险。一项回顾性研究报告显示 ,长期优先使用他汀类药物提高了菌血症患者的生存率。同时在国外一项纳入19,379名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相比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肝硬化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者的感染率(主要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或死亡率显著降低  。以上证明了他汀类药物在肝硬化相关感染中(主要为细菌感染)有作为辅助治疗的潜力。

(4)降低肝癌发病率:美国麻省总医院Simon等报告,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群中,使用亲脂性他汀类药物者的肝细胞癌(HCC)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下降,而使用亲水性他汀类药物者则无此改变。(Ann Intern Med. 2019年8月20日在线版 doi: 10.7326/M18-2753)。慢性肝病、代谢和酒精相关的脂肪性肝病是导致肝细胞癌的重要原因。近日,《JAMA Internal Medicine》发表的一项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表明他汀类药物可能有助于降低慢性肝病患者出现肝功能失代偿和肝细胞癌的风险,并改善肝纤维化的进展。瑞典研究,一项纳入1.6万余例诊断为慢性肝病的患者,与未用他汀类药物者相比,他汀类药物使用者出现肝细胞癌的风险降低了33%。

2.注意事项

(1)监测肝脏毒性:他汀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一个是肝酶的升高,就是肝脏的损伤。一般常规剂量的时候,出现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的概率大概就1%,其中部分为一过性。在使用的前3个月复查肝功能,如果出现肝酶显著的升高,高出正常上线的3倍以上,应该综合分析病人的情况,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肝功能变化的可能,如果确实是他汀引起的,应停用他汀。对于年老体弱、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2)遵医嘱服药:如果您正在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请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定期监测健康状况:特别是对于有慢性肝病风险的人群,定期进行体检以监测肝脏健康状况非常重要。

(3)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习惯,有助于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总之,他汀类药对慢性肝病有诸多有益作用,但应遵医嘱用药,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慢性肝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阅读延伸

亲水/亲脂性他汀类?

一般亲脂性高的他汀容易进入肝脏(发挥作用)、肌肉细胞和血脑屏障,可能对中枢系统和肌肉有影响;亲水性高的他汀,溶解性好,不易进入肌肉细胞和血脑屏障,只在肝脏中发挥作用,对中枢系统和肌肉的影响相对较小。
1.亲脂性: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
2.亲水性: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3.两亲性(水脂双溶性):阿托伐他汀
亲脂性顺序依次为:普伐他汀 < 瑞舒伐他汀 < 阿托伐他汀 < 氟伐他汀 < 匹伐他汀 < 洛伐他汀 < 辛伐他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