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朝医案319:心衰能不能治好?

标签:
心力衰竭心脏病高血压慢阻肺健康 |
分类: 医生日志 |
病历摘要
68岁的翁爹爹,因反复咳喘10余年,再发加重伴心悸、胸闷3天,于2025年3月24日门诊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心功能不全收入院。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余年,心功能不全1年病史。3天前受凉后再发阵发性咳嗽,夜间为甚,咳少许黄白色黏痰,不易咳出,伴心悸、胸闷,稍动则气喘,休息不能缓解,夜间不可平卧,端坐呼吸,下午下肢水肿,晨起消退,经当地输液消炎治疗无效。
体检:体温36.4,脉搏11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7/81mmHg,血氧91%,端坐呼吸,唇紫绀,咽红充血(+),伸舌居中。颈静脉无怒张,无异常血管波动。气管居中,桶状胸,心率115次/分,心音有力,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哮鸣音及湿性啰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轻度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2.3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7.5%↑、中性粒细胞浓度值10.82*10^9/L↑、C反应蛋白143.4mg/L↑。肾功能示:尿酸584.5μmol/L↑、肌酐116.6μmol/L↑、尿素21.33mmol/L↑。B型钠尿肽前体20091.3pg/mL↑。血糖、血脂、血电解质、肝功能及心肌酶谱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示:双肾多发结石;左肾囊肿。心脏彩超示:右室流出道增宽,升主动脉增宽,左心扩大,左心室肥厚,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心功能不全(EF16.5%)。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113bpm),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左心室高电压。胸部CT示:1.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多发肺大泡;2.右肺中叶内侧段及左肺散在炎症,伴右肺中叶局部支气管扩张。
诊断:1.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心功能III-IV级((NYHA分级) 2.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 3.窦性心动过速
4.频发房性期前收缩 5.短阵房性心动过速 6.肺气肿 7.多发肺大泡 8.高尿酸血症 9.双肾结石 10.左肾囊肿
11.肾功能不全
治疗:入院予抗感染、强心、利尿、平喘、保护心脏、低流量吸氧等对症及支持治疗,1周后病情缓解,翁爹爹非常满意出院。
翁爹爹询问心力衰竭能够治愈吗?专家回答,翁爹爹属于慢性心力衰竭,引发心衰的病因不能根除,治疗后只能缓解心衰症状,不能治愈。出院应嘱按时服药,并注意休息、避免受凉、劳累、每日低流量吸氧;清淡饮食,监测血糖,必要时治疗;不适随诊。
专家点评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肺淤血、腔静脉淤血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心力衰竭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是由某些可逆因素引起的,例如酒精性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贫血性心肌病、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律不齐、静液过多导致容量超负荷或某些药物引起心脏损伤等原因引起的心衰,如果能够将原发病根除,患者的心腔结构往往也能够恢复正常,就相当于心衰能够治好。对于慢性心衰,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等引起的心衰,由于病因无法根除,心衰的症状可能无法完全消失,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来控制症状和延缓病程。
通过积极的治疗措施,如使用西药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等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降压及改善心脏重构、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脏耗氧量、强心剂增强心肌收缩力、恩格列净保护心脏等,中药如芪苈强心胶囊,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加心脏的排血量,从而缓解患者呼吸困难、乏力、浮肿等心衰导致的不适症状,提升生活治疗,延长寿命。
心衰是一种严重且复杂的疾病,早期诊断、规范治疗以及良好的自我管理对于心衰患者至关重要。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低盐饮食、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适量运动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心衰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使患者能够相对稳定地生活。患者需要长期规律服药,定期复诊。家属关怀和全社会加强对心衰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心衰的防治水平,让更多的心衰患者能够受益。
前一篇: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治疗
后一篇:餐后血糖升高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