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寿糖友的10大特征

(2024-02-21 16:51:59)
标签:

2型糖尿病

延年益寿

高血压

高血糖

健康

分类: 糖尿病防治
长寿糖友的10大特征

很多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糖尿病后,感到悲观失望,认为自己寿命不长,对生活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到头来真的活不长。一项涉及51.2万人的研究也显示,与无糖尿病者相比,中国糖友的平均寿命将缩短9年。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乏八九十岁甚至超过百岁的高寿糖友,比如大家熟悉的宋美龄(106岁)、张学良(101岁)、星云大师(96岁)、金庸(94岁)等。一般来说,能够“带糖长寿”的人几乎都有以下10个特征。

1.体重相对标准

糖尿病患者体重过轻、过重都是不好的表现,很多患者初期体型偏胖,到了后期反而瘦了,这与胰岛素抵抗、血糖控制不好以及饮食热量摄入不足等因素相关,建议患者将BMI值控制在20~24为宜。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控制腰围,男性腰围应小于90厘米,女性腰围小于85厘米。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2.肠胃功能好

胃肠道功能健康说明身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好,不容易有营养缺乏的问题,自然长寿的几率也更大。糖尿病患者保护胃肠功能首要任务是控制好血糖,不吃冰冻食物,少食生冷刺激食物,经常顺时钟按摩自己的腹部,以促进肠胃蠕动,便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3.饮食均衡营养好

平衡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具体来说,糖友只要做到每天吃10个拳头(1拳头150克左右)大小的食物,就能基本做到营养均衡。

这10个拳头分别为:
2个拳头大小的谷薯类(300克左右,其中一半为全谷杂粮)
5个拳头大小的蔬菜水果类(750克左右,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1个拳头大小的畜禽鱼蛋类(150克左右)
2个拳头大小的牛奶、豆浆及其制品(300克左右)

在此基础上,还要控制油盐糖的摄入量,盐要少于5克,油的摄入量为25~30克,糖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4.生活习惯好

饮食上要保持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蛋奶类,以及适量肉类。烹饪时要注意少油少盐,避免油炸、烤制。同时,要注意戒烟限酒、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作息。

5.精神状态好

暴怒、焦虑、恐惧、悲伤等情志变化均可导致精神紧张和剧烈的心理冲突,其中尤以暴怒对糖友影响最大。
统计资料表明,心理因素导致的糖尿病发病率占60%以上。所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防治糖尿病有重要意义。

6.“三高”控制好

对于糖友来说,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有助预防多种并发症,进而有助长寿。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糖友的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餐后血糖应小于10mmol/L;收缩压小于13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总胆固醇小于4.5mmol/L,甘油三酯小于1.7mmol/L。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均衡饮食、合理运动、规律作息等进行改善,如果效果不好,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治疗。

7.心脏健康循环好

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友的主要致死原因,我国有1/3糖友患有心血管疾病。因此,护好心是糖友长寿的前提。

糖友的最佳心率是60~70次/分钟,如果静息心率超过80次/分钟,最好遵医嘱用药控制。此外,糖尿病易并发微血管病变,末梢循环差,通常表现为脚冷、脚踝肿胀、更容易麻木等。建议糖友常做踮脚运动,可提高下肢循环速度。

8.经常运动体格好

糖友规律运动不但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降低血糖、控制体重,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心脏健康,预防多种并发症,延长寿命。

建议糖友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包括健步走、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和高尔夫球等。

糖友只要感觉良好,一般不必因高血糖而推迟运动。如果在进行剧烈体力活动时血糖大于16.7 mmol/L,则应谨慎。

9.定期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一定要注意定期监测血糖,这对病情的控制十分重要,有助于医生调整后续的治疗方案以及自己去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
研究显示:定期监测血糖,努力将血糖控制在达标范围内,可将糖尿病并发症发病几率降低近60%。

10.治疗并发症尽早

长期血糖控制不良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出现,这些并发症危害都非常大,直接影响到糖尿病人的健康和长寿,因此,患者日常要注意观察身体表现,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切不可拖延。

总之,糖尿病患者不一定会短寿,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遵医嘱,强自律,在确诊后保持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并积极治疗,有很大的几率可以获得与常人无异的寿命长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