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叶金朝
叶金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55,854
  • 关注人气:34,5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糖尿病患者容易患冠心病?

(2023-12-01 20:11:01)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动脉硬化

高血糖

健康

分类: 糖尿病防治
为何糖尿病患者容易患冠心病?

我们正常人的血管壁本来是非常光滑的,而长期高血糖会直接损伤血管,导致血管内皮变得“千疮百孔”,出现弥漫性损害,这种情况下,容易促使血管壁局部产生脂类沉积、血小板聚集、炎症反应,形成动脉斑块,这种斑块会越长越大,阻碍血液正常流动,如同水管淤塞一样,最终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另一方面,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管内皮一氧化氮的产生减少,一氧化氮对于血管内皮的舒张功能及内皮功能均有重要作用,一氧化氮减少引起血管弹性明显下降;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又进一步影响脂质代谢出现紊乱,导致血管硬化,动脉狭窄。此外,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液易呈高凝状态而形成血栓,使微血管闭塞,组织缺氧,也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原因。

1.糖尿病所致冠心病特点

(1)起病隐匿:由于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导致患者对冠心病缺血症状反应不敏感,因此容易延误冠心病的发现,使得预后更差。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仅有恶心、呕吐、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或仅表现为乏力等,心肌梗死的症状不典型,极易漏诊、误诊。

(2)冠脉病变更严重:伴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常表现为弥漫性病变,受累血管支数和中度狭窄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均有所增加。

(3)可引起心肌病变: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诱导多种黏附分子的表达,加重局部血管炎症反应。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患者心肌微小动脉的狭窄更加明显,从而更易发生心肌循环障碍与心肌缺血。糖尿病患者发生的特异性心肌病变,可致心肌广泛缺血、变性、坏死和纤维化。

(4)死亡率更高:由于糖尿病本身的代谢紊乱及微血管病变可引发心肌广泛灶性损害,因此患者容易合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重症患者甚至猝死
识别冠心病的“红灯”

2.糖友冠心病信号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缺血症状不明显,一旦出现下面的情形,可能是心脏疾病的信号,需要我
们特别注意这些信号,尽早就医。

(1)心率加快、心慌;

(2)胸闷胸痛气短;

(3)起床、下蹲时头晕黑朦;

(4)不明原因的牙痛、肩背痛、肚子痛。

糖友如何预防冠心病?

糖尿病患者为防止冠心病的发生,早期预防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饮食:注重食物多样化,并注意能量平衡,每日保证摄入谷薯类食物、蔬菜、水果、肉类如鱼、禽、蛋、瘦肉、奶类。增加新鲜蔬菜、全谷物、粗杂粮等纤维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减少烹饪、调味品用盐,控制胆固醇、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摄入反式脂肪,戒烟限酒等。

(2)适当活动:成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是指在运动时感到有点费力,心跳和呼吸快但不急促。此外,日常减少静坐,有可能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3)健康睡眠:保持健康睡眠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健康睡眠包括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质量。研究发现,每日保持7~8h充足的睡眠时间及良好质量的人群心血管病风险明显降低。

(4)良好心态:保持乐观情绪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还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及死亡风险。而抑郁、焦虑、暴怒、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心理异常与心血管病发生有关。

(5)控制危险因素: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超重/肥胖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因此,糖友的综合管理目标可不仅仅是控制血糖这么简单,还必须把血压、血脂、体重控制在理想的目标范围内,并定期监测。

(6)定期随诊:很多糖友会走进一个误区,自觉血糖控制良好,维持吃药无需就诊。殊不知,定期的专科门诊随诊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必要时还可完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冠脉CTA或冠脉造影协助排除心脏病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