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默性缺氧”有多可怕?

(2023-01-08 19:07:57)
标签:

新冠病毒

沉默性缺氧

糖尿病

高血压

健康

分类: 健康新知
“沉默性缺氧”有多可怕?

“沉默性缺氧”有多可怕?

近日,多位专家提醒:老人感染新冠后,需警惕“沉默性缺氧”。

1.什么是“沉默性缺氧”

沉默性缺氧(Silent hypoxia),又称隐形缺氧,是指机体血氧含量已经下降,身体却没有同时发出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等信号。

沉默性缺氧的患者看起来状态还行,但血氧饱和度可能已降到70%以下。如果身体缺氧却未能及时发出“警报”,会对人体的重要器官造成无法修复的致命损害。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患者、恶液质等高危患者需要高度注意。

在家中,通过指脉血氧监测仪监测血氧饱和度是识别沉默性缺氧经济有效的选择。如果发现未吸氧时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一般低于93%),或出现精神萎靡症状时,应及时带老人就诊。除此之外,还可通过观察患者皮肤变色(变红或变紫)、出现发绀(嘴唇颜色从自然色调变为蓝色或紫色),以及耐力下降(轻度体力工作、平地步行100米或上2层楼,就会大量出汗或气短)等方式识别沉默性缺氧的发生。

2.哪些老人需要格外注意?

大于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患者、恶液质等高危患者需要高度注意。

感染新冠时,上呼吸道症状不严重,发热不明显,甚至低体温,但是病毒载量持续阳性,转阴慢。可以在不易察觉中,出现双肺磨玻璃样炎性改变,而危及生命。

作为一种病理现象,“沉默性缺氧”值得高度重视。但也要看到,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导致重症同时出现“沉默性缺氧”的现象并不普遍, 重视但不恐慌,才是正确心态。

如果血氧饱和度小于90%,需尽快到医院就诊;

对一些患有严重慢性疾病、尤其是肺部疾病的患者来说,血氧饱和度可能本就较低,如果出现突然明显下降,下降幅度超5%及以上,也应高度警惕,尽快就医。

成人正常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当发生重症时,呼吸频率可超过30次/分,应及时就医。当出现呼吸频率明显变快,喘气费力,说话断断续续,嘴唇发紫,轻度体力工作、平地步行100米或上2层楼就会大量出汗或气短,要警惕起来,尽快就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