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脑动脉瘤破裂风险更高

标签:
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高血压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颅内动脉瘤,俗称脑动脉瘤,是因于脑部动脉血管壁脆弱等原因,使得血管壁形成类似瘤状的物体。一旦破裂出血,会导致患者发生昏迷、瘫痪,甚至危及生命。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医学中心近日研究发现,如果家族中有人患脑动脉瘤,个人患病且发生破裂风险将升高2.5倍。
为了探究脑动脉瘤是否具有家族性(一级亲属或一级和二级亲属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亲属被确诊为脑动脉瘤),以及该因素是否会影响发病率和破裂风险。研究人员共选取了8个队列,一级亲属被定义为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通过分析发现,受试者中共有2297名患者,家族性病例脑动脉瘤破裂风险升高156%;在加入排除兄弟姐妹为一级亲属的2个队列,分析了9511名受试者后发现,家族性病例脑动脉瘤破裂风险仍升高44%。
研究负责人表示,总体来看,家族性脑动脉瘤破裂风险比散发性病例高2.5倍。因此在评估脑动脉瘤破裂风险时,应考虑到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人患这类疾病,个人也应提高警惕,定期体检,如出现剧烈头痛、下肢麻木、眼前重影、言语含糊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阅读延伸
脑动脉瘤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破裂?
脑动脉瘤之所以被称为“不定时炸弹”,是因为它不见得必然“爆炸”,应当说相当一部分动脉瘤还是能够和人终生和平共处的。据报道脑动脉瘤的尸检率还是挺高的,在0.2%到4.5%,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年发病率仅为10.5/10万。但是,“炸弹”毕竟是“炸弹”,一旦爆炸,则往往产生灾难性后果。要回答未破裂动脉瘤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破裂出血的问题,就要了解未破裂动脉瘤形成、发展和破裂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以及不可改变的危险因子。吸烟、高血压等是可改变的因素,年龄、性别和基因等是不可改变的因素。美国心脏协会及美国卒中协会未破裂脑动脉瘤诊疗指南(2015版)提出以下建议:
1.鉴于吸烟增加未破裂动脉瘤形成和破裂风险,患者应被告知戒烟的重要性;
2.鉴于高血压可能会促进脑动脉瘤的发展及破裂,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应该监控血压,系统正规治疗高血压病;
3.随访发现进行性增大的未破裂动脉瘤,其破裂风险会增大,应积极手术治疗;
4.患者既往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提示其它部位的未破裂动脉瘤也会有较高的出血风险,应该积极手术治疗;
5.有脑动脉瘤家族史的患者,即使未破裂动脉瘤较小,仍需考虑手术治疗;
6.未破裂动脉瘤所致的颅神经麻痹往往是破裂先兆,是早期治疗的指征。
国外有研究者向2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存活患者(平均年龄54岁)发放问卷,询问了患者在出血前1小时对30种潜在诱发因素的暴露情况,最后统计出8种最显著的诱发因素,包括喝咖啡(10.6%)、剧烈活动(7.9%)、擤鼻涕(5.4%)、性行为(4.3%)、用力排便(3.6%)、喝可乐(3.5%)、受惊(2.7%)和发怒(1.3%)。这8种诱发因素均可在短时间内使血压增高,可能是导致动脉瘤破裂的直接原因。
前一篇:心梗表现为胸闷,预后或更差!
后一篇:如何预防脑梗死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