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级高血压需要服用降压药?

(2021-05-02 14:59:07)
标签:

高血压

心脏病

高脂血症

运动

健康

分类: 心血管病
1级高血压需要服用降压药?

根据2017年美国高血压新指南定义,血压为130~139/80~89 mmHg为1级高血压。对于10年心血管风险>10%的1级高血压患者,新指南建议在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服用降压药物。但对于10年心血管风险<10%的1级高血压患者,指南并未给出明确的治疗建议。

4月29日,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科学声明指出,10年心血管风险<10%的1级高血压患者,在接受健康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后血压仍未降低至130/80 mmHg以下时,也应考虑吃降压药物。

声明指出,很多1级高血压患者年龄不足40岁,而目前缺乏对这类人群心血管风险进行随访的随机对照研究。因此,声明撰写委员会对相关观察性研究证据进行了总结。目前的证据表明,降压治疗可挽救不少生命。

声明指出,降压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包括:维持理想体重、运动(如可能,每周多天进行30分钟的中等至高强度运动)、限盐、增加钾摄入、遵循DASH饮食模式(多吃蔬菜水果、低脂奶制品,减少饱和脂肪酸和总脂肪摄入量)、限制饮酒量、不吸烟。

10年心血管风险<10%的1级高血压患者如经上述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后血压仍未改善,临床医生应考虑处方降压药物,尤其是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妊娠期高血压史或个人早产史的年轻成年人。

对于青少年或儿童时期确诊高血压且曾服用降压药的年轻成年人,应考虑最初启动药物治疗的适应证,以及是否需要继续应用降压药物和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声明还指出,对于10年心血管风险<10%的患者,应每4~6年再次评估。

阅读延伸

什么是“DASH饮食法”?

DASH 饮食是由1997年美国的一项大型高血压防治计划(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DASH)发展出来的饮食,现在常以DASH 饮食来作为预防及控制高血压的饮食模式,藉由“高纤、高钾、高钙、高镁、正确摄取脂肪酸”等饮食概念,全方位改善健康,达到降血压的目的。

如果坚持DASH 饮食,你可以在短短两周之内就达到降血压的效果。长远来看,收缩压将降低7~12 mmHg,这将显著降低健康风险。

除此之外,DASH 饮食同样也符合预防骨质疏松、癌症、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的饮食推荐原则,这也是为什么它会被评为年度最佳综合饮食方式的原因之一。虽然DASH 饮食并非减肥饮食,但它能帮你选择更健康的食品,所以你可能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减肥效果。

饮食原则

1.足量的蔬菜、水果和低脂奶制品;

2.减少饱和脂肪、胆固醇和反式脂肪含量较多食物的摄入;

3.适量的全谷物、鱼、禽肉和干果类;

4.控制钠、甜点、含糖饮料和红肉的摄入。

DASH 饮食方式,减钠是关键。在标准DASH 饮食(每日可摄入2300 mg 的钠)之外,还有低钠版(每日可摄入1500 mg)的可供不同的健康需求选择。

当然,这两种版本的DASH 饮食都大幅地减少了传统饮食中的钠摄入量,比如说,WHO 建议每人每日钠的摄入量不超过2000 mg(约盐5 g),而我国居民平均钠摄入量,更是WHO 建议值的2 倍以上。

怎么吃?

高纤:膳食纤维可增加饱足感,减少进食量,帮助减肥瘦身;能吸收胆酸、包裹毒素,将其随粪便排体外,避免胆固醇被肠道大量吸收,减轻血管硬化;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稳定血糖。以上作用对降血压皆有显着效果。建议食材:全谷类、豆类、竹笋、芹菜、高丽菜、番茄、菇类、苹果等。

高钾:钾能改善心肌收缩力,使血管正常扩张,降低心肌梗塞和脑中风发生率;能协助新陈代谢,调节血糖;维持人体钾钠比例平衡,改善血压。建议食材:糙米、番薯、马铃薯、韭菜、苋菜、花椰菜、芦笋、奇异果、木瓜、香蕉等。

高钙:研究显示,血压控制不理想者每天服用1克的钙,8 周后有明显改善。适当补充钙质能稳定血压,强化动脉血管和骨骼。建议食材:豆类、坚果、番薯叶、油菜、青江菜、柿子、小鱼、虾米等。

高镁:镁是维持心脏正常运作的重要元素,摄取不足会使血管收缩,造成血压上升。研究显示,血液中镁含量正常者,罹患动脉硬化的机率较低。建议食材:糙米、燕麦、坚果、种子、黄豆、绿色蔬菜、葡萄柚、柠檬、鲑鱼、鳕鱼等。

不饱和脂肪酸:分为多元和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种。前者来自鱼类及大部分植物油;后者来源包括橄榄油和苦茶油等。两者皆能调节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和血栓。建议食材:坚果、鲑鱼、鲔鱼、沙丁鱼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